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河西走廊地区采玉史可追溯至3700年前
透闪石玉原石 资料照片
金塔县采集的马鬃山玉料 资料照片
甘肃肃北马鬃山玉 资料照片
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4月6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在入选的20个考古项目中,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名列其中。
据悉,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选票结果非常集中。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和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探讨引发旱峡玉矿遗址发掘
众所周知,玉文化是东方文明、特别是华夏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玉料来源研究是玉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及大量透闪石玉器的发现和出土,学者们开始探讨内地透闪石玉料的来源问题,并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北地区,提出了“玉石之路”“昆山玉路”“和田玉路”之说。但和田玉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入内地,学界尚无定论。玉料的来源及贸易研究,对揭示早期社会先民的活动范围、社会组织形态及相互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稀有资源的利用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等都有重要价值,但学术界对此研究仍很薄弱。
为此,200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甘肃肃北地区进行了早期玉石之路调查,并在马鬃山发现了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在开展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调查时对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进行了复查,之后刊发了调查简报,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该遗址在开展早期玉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自2011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开展了国家文物局“甘肃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发掘”“甘肃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群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在马鬃山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发掘的同时,先后于2014和2015年分别发现了甘肃马鬃山寒窑子草场玉矿和敦煌旱峡玉矿。
河西走廊地区采玉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500年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三危山后山的东南部,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共发现地面遗迹145处,其中矿坑114处、矿沟8条、岗哨12处、房址8座、选料区3处。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也是旱峡玉矿遗址项目负责人陈国科告诉记者,“这次调查确认玉矿矿脉三条,基本顺山体走向呈东西向分布。各类遗迹沿矿脉走向分布于山体南北两侧。矿坑均为露天开采,多为古代遗存,部分为现代开采,少量现代矿坑、矿沟系在古矿坑基础上开采形成。地表遗物有玉料、石器和陶片、铁器碎块等。陶片采集标本主要有器口、耳、腹、底、盖,以夹砂灰陶和红褐陶为主,素面居多,部分饰戳印纹、斜绳纹、刻划纹,均为手制。”陈国科透露,3处玉矿遗址是目前国内可以确定的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采矿遗址,同时还都是通过发现古玉矿遗址而发现玉矿成矿的重要案例(玉矿在现有的区域地质志资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据介绍,旱峡玉矿遗址主体为骟马文化遗存,与骟马文化兔葫芦类型较为一致,依据兔葫芦类型已有测年推测,其主体年代为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500之间,而从地表采集和部分房址内出土的篮纹陶片及双耳罐残片推测,该遗址的上限可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时期,年代推定在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由此可以推断,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从齐家、四坝文化时期,到骟马文化早期,再到骟马文化晚期(战国至汉代),河西走廊西部地区一直进行着采玉活动。
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将大大提前河西走廊地区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年代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地理位置和山地、高原复杂的地形条件决定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酝酿了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带的分布上来看,这一区域正好处在北部欧亚草原文化与南部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地理区域。从资源分布来看,其北为天山——北山成矿省,南为祁连成矿省,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而多样,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这一区域富藏玉矿资源及开采利用的情况在《穆天子传》《尚书》《管子》《山海经》等中已有记述。”陈国科说。
关于此次发掘的意义,陈国科认为:“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很可能将河西走廊地区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年代大大提前。以旱峡玉矿为代表的这一批玉矿遗址不仅具有重要的非金属地质矿产研究的价值,更具有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及丝绸之路与西玉东输等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通过对这几处玉矿遗址的研究比较,可以为北山及祁连造山带软玉成矿研究及找矿提供重要的窗口,也为寻找该地区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古玉矿提供借鉴(如,西城驿遗址的玉器玉料研究显示,该地存在尚未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矿),也是对比研究特提斯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当前国际地质学重要热点之一)早期演化的重要矿区。
■考古小知识
《尚书·禹贡》载雍州“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璆”为一字。《管子》载“昆仑之虚不朝,请以璆琳琅玕为币乎”,《尔雅·释地》亦有“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之记录,《史记·夏本纪第二》中更有“黑水西河惟雍州,……三危既度,三苗大序,……贡璆琳、琅玕”的记述。《尔雅》、郑玄注《尚书》等古籍对璆琳皆释为美玉或美石。章鸿钊认为璆琳考之有二,一即青金石,一即青玉或碧玉,而其名疑自青金石出。玉界泰斗杨伯达认为球琳即璆琳琅玕,系禹贡雍州之贡品,亦即西北之美玉,以白、青白、青色为重。主要产地为昆仑山、金山以及格尔木、祁连山和玉石山等,以“球琳”作为西北之美玉的总称谓。陈国科说,据此推测,则今敦煌旱峡玉矿所见透闪石玉可能为当时“球琳”内容之一种,这便与《史记·夏本纪第二》中“三危既度,三苗大序,……贡璆琳、琅玕”的记录形成了高度的契合。我们虽不能据此就能断定先秦“三危”即为今敦煌三危山,但河西玉矿的发现,将为我们认识“三危”及“昆仑”之地望提供新思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19年12月23日炒冬至 河西走廊民俗多
- 2019年11月20日追溯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
- 2019年02月17日2019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工作主要预期目标圈定 年内实现河西走廊大景区间低空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