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恺接受记者采访 韦德占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王占东
全国政协委员李恺长期关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她表示,今年两会期间,她将建议国家支持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精深加工业创新发展。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种植面积达8000余万亩,位列全球第一,也是西北寒旱地区特色优势作物之一。马铃薯产业为深度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马铃薯产业从过去的“救命薯”“温饱薯”正在向“致富薯”“小康薯”过渡。
李恺介绍,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但是在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马铃薯主食化应用率低。马铃薯主粮化,就是把马铃薯加工成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像馒头、面条、米饭一样的主食。目前只是将马铃薯加工成淀粉及全粉后,作为辅助添加剂使用,应用率在5%左右。二是新鲜马铃薯由于储存期短,运输成本高,精深加工技术缺乏,附加值低;三是现有淀粉加工、全粉加工的废水、废渣的排放问题成为马铃薯加工业的头号瓶颈,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推动马铃薯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马铃薯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恺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将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补贴范围,提高农民积极性;二是对全营养马铃薯米等新型主食化产品进行推广应用,并将马铃薯米纳入粮食战略储备。
李恺介绍,全营养马铃薯米是一种由马铃薯、稻米、谷物经加工而成的营养均衡、口感细腻的复合型主食产品,使马铃薯主食加工应用率达到50%左右,可解决马铃薯贮藏周期短、贮藏难的问题,当水分降到13%以下,可以贮藏2至3年,水分降到9%以下,可以贮藏8至10年。马铃薯米的推广应用,将加强粮食战略储备,实现“粗粮细吃”,创造马铃薯加工“零排放、零污染”,推进马铃薯主食化进程,并通过精深加工带动马铃薯产业发展,辐射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实现脱贫攻坚“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5月20日【代表委员说·生态】贺颖春委员:从国家层面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体系
- 2020年05月20日【代表委员说·生态】杨维俊代表: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