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特别报道】全民携手决战脱贫 齐心协力共奔小康——酒泉市肃州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2020/06/09/ 07:2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岳莉萍 魏晓燕

全民携手决战脱贫 齐心协力共奔小康

——酒泉市肃州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6月的肃州,万物葱茏。

  肃州区村村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群众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提升农村“颜值”,全面消除“视觉贫困”的火热场景;田间地头农作物节节拔高,处处是农技培训、农户忙碌劳作的身影。脱贫奔小康,圆梦就在今朝。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肃州区开启加速模式,扛起“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的神圣职责,积极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凝聚干部队伍力量,加强群众思想引导,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以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姿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岳莉萍 魏晓燕

游客采摘油桃。

姐妹们在丰乐镇巧姐手工作坊编织草帽。

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蓬勃发展。

肃州区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艺术节上载歌载舞。

金佛寺镇花卉制种产业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肃州湿地成为乡村旅游新名片。

  “住上新房子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在西峰镇张良沟村5组的居民点上,大型机械车来回穿梭,轰鸣声中一排排长期闲置的危房正在被逐个拆除。不久之后这里将统一规划,进行修建粉刷,居民点整体面貌将焕然一新。

  张良沟5组居民点原有68户居民。2008年,15户居民整体搬迁到了康居点,原来居住的房屋因此长期闲置下来,不仅老化严重、外观残破,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与被拆除户达成一致意见后,西峰镇对这15户长期闲置的房屋全部进行拆除。“我们已经住上了康居点的新房子,今天拆的是我的老宅。居民点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看着好看心里舒坦呀!”张良沟五组村民陈建荣说。

  近年来,肃州区累计投入补助资金近1860万元,对15个乡镇1060户危房实施改造,农村人居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今年,肃州区又依据“长期无人居住”“有安全住房”“因异地搬迁等长期闲置”和“废弃危房”等条件进行了排查整改,全面清零住房安全隐患,让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美、居有所安”,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58岁的王桂琴是金佛寺镇西寨村6组的建档立卡户,由于家里缺乏劳力,后院环境卫生一直是她比较头疼的事。区农业农村局的党员干部了解情况后来到她家,将门口堆砌的树干柴草重新归类、码放整齐,并帮助王桂琴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西寨村的居民点上,党员干部们自带扫帚、铁锨等工具,在公路沿线铲杂草、开边沟、整树畦,清理村庄周围和房前屋后“三堆”。农具码顺、小件搁顺、床铺理顺、柴草堆顺,大家下实手、开硬茬,全方位整治农村环境。这边要把柴草堆放整齐,那边得把消防通道腾开,大家齐心协力开启乡村“美颜模式”。“我们分了三个组,一个是党员志愿者,一个是先锋队志愿者,还有一个是巾帼志愿者,对沿路沿线进行了全面的卫生整治,彻底消除‘视觉贫困’。”机关干部周红蕾说。

  在东洞镇石灰窑村,段兴生和段兴满两位建档立卡户家中,党员干部正在合力清除后院堆积的柴草、生活垃圾。大家肩扛手提分工协作,通过全面清理整顿,彻底消除“视觉贫困”。“通过我们的示范带动,提振了农户脱贫攻坚的信心,保证在脱贫的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机关干部李晓霞说。“我们帮助清扫可以有效激励脱贫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彻底消除‘视觉贫困’,为实现脱贫攻坚冲刺清零打下良好的基础。”机关干部王建军说。

  在决战决胜脱贫的收官时刻,肃州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硬性指标,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及省委脱贫攻坚巡视反馈问题,按照“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全面清零”的要求,全区1600多名机关干部利用休息时间,全部下沉脱贫攻坚一线,扎实开展“三包四督五促”行动,以沿路、沿线、沿街、居民点和户为重点,组织专门力量,发动群众参与,综合采取拆、改、刷、补等多种方式,对辖区所有残垣断壁、闲置坍塌房屋、破败墙体进行集中清理,彻底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里子”问题,消除“视觉贫困”,提升农村“颜值”,让乡村美丽表里如一、不打折扣。

  “多亏了产业扶贫,家里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出了酒泉城,唯有丰乐穷。说起肃州区丰乐镇,在很多人心里都与“穷”画上了等号。“穷”不是丰乐的姓,丰乐人也不愿“穷”。近年来,丰乐镇依托沿山乡镇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开辟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夏天的祁连山下,天高云阔,成片的杏林把山坡装点得生机勃勃。眼前这位正熟练修剪枝条的农户叫石怀山。问起他种杏树的致富经,老石兴致盎然:“刚开始在新疆做工程的时候,我发现在天山脚下也有这么一片地,地貌和我们这里特别相似。我深受启发,回来之后就想把我们这里也开发一下。”

  2013年,经过考察和前期准备,石怀山开始种植杏树,与他一起的还有同样怀揣致富梦的乡亲们。同时,丰乐镇党委政府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对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群众不遗余力地支持。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大家修剪果枝、嫁接果树,提高杏子品质。众志成城,荒坡变成了希望的田野,半山腰上的杏林成了祁连山脚下独有的风景,慕名而来赏花、采摘的游客也多了起来。站在山坡往下看,满眼的风景让老石又有了一个新想法。“站在这山上向下一看,风景也确实不错,就想着开一个农家乐,让过来游玩的游客能够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老石说。

  在老石刚刚开张不久的“杏花村”度假村,美丽的乡村风景,地道的农家口味很快远近闻名,每天都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他说:“咱们吃的烧壳子邻居就可以烧,土豆、玉米、头发菜煎饼、凉粉这些农家菜,左邻右舍谁家做得好都可以拿过来,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有钱一起挣。”

  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整齐漂亮的房屋,眼前这番美好景象,让人很难想象到在2018年这里曾遭受过洪灾。原址重建后的居民点按照乡村旅游布局进行环境整治,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柏油马路铺通了居民点,遍布居民点的林果树,不仅让这里旧貌换新颜,也为美丽乡村和特色林果产业联姻牵起了红线。丰乐镇因势利导,发展以李广杏、西梅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目前,特色林果面积达到1750亩,亩均收入5000元左右。

  “得益于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我们的居住环境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前所村6组村民赵福元说。随着丰乐镇千亩高山杏林的发展,他看准乡村旅游的机遇,在家中盘起了馕坑,想凭借制作烧壳子、馕饼的手艺,给日子再添一把柴,让日子过得更红火一些。

  目前,丰乐镇253户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到9886元以上,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摘帽。同时,镇上还将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精准聚焦再落实,强化巩固成果,进一步筑实筑牢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共同富裕的基础。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肃州区积极行动、狠抓任务落实,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和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自力更生,走上脱贫之路。

  在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的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正在对戈壁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新建日光温室施工,现场一派抢抓工期赶进度的繁忙景象。近年来,肃州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戈壁生态农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元投入,创新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促进企业与农户互利双赢,激发全区脱贫发展新动能。全区建立“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形成农户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农户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同时,肃州区把农村“三变”改革与戈壁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将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引入园区搭建戈壁日光温室,通过项目资金折股量化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围绕产业链条,肃州区积极构建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种植大户为补充的戈壁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形成基质生产、冷链物流、加工销售等企业百余家,专业合作社230多家,将戈壁生态农业与观光游览、农事体验等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带动4000户农户依托戈壁生态农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为不断加快扶贫项目落地,着力增加产业收入,今年以来,肃州区立足全区蔬菜、种业、草畜三大主导产业,鼓励引导发展“五小”产业。同时,对2020年扶贫产业项目立项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结合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时令性,实现“电话预批先行”,确保项目早实施早落地。至目前,全区共批复“一户一策”到户产业扶持、“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项目38个,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60万元,惠及1127户4015人。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