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最后的贫困村
——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帮扶记
平凉日报记者 胥富春
每日甘肃网7月2日讯 据平凉日报泾川报道 朱家涧村不仅是王村镇最穷的村,也是泾川县深度贫困村,又是今年国务院挂牌督战的平凉市唯一的未脱贫村。
朱家涧村因何而穷?村民朱惠平说:我们村山大沟深路不平,小伙子娶媳妇愁死人,想致富没门路,种庄稼够吃没钱花。许多村民对这里失去了信心,居家到外地发展。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市工信局、县能源中心、县委办公室、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等帮扶单位抽组的精兵强将先后请战参战,向这里的贫困发起挑战。
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泾川县将朱家涧村列为整村搬迁对象。王村镇党委、政府不失时机,把移民新村的选址确定在镇街道北侧黄金地段,这里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业都有潜力。2017年5月,项目开工建设;2019年3月,移民新村建成安置楼4幢;当年6月,全村125户群众全部告别窑洞迁入新居,住上了新楼房,用上了天然气、自来水。
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是移民新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关键时刻,2019年,天津市武清区把朱家涧村作为东西部协作帮扶村,投资554.6万元,建成了设施蔬菜园区,建成日光温室13座,钢架大棚235座。武清区针对朱家涧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发展产业能力不足的情况,对口选派蔬菜产业种植方面专业技术人员2名,长期驻村手把手教农民种瓜务菜。
今年入夏后,朱家涧村种植的103棚甜瓜喜获丰收。这时,销售又成了新的难题。经王村镇党委书记刘小平积极对接,武清区委、区政府及时启动消费扶贫应急响应机制,通过“以购代捐”方式采购朱家涧村甜瓜。确定“订单”后,王村镇党委、政府抽调部分镇干部、招募志愿者,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全程参与分拣、包装、封箱、装车、运输,分6批次将17.8万斤甜瓜送到了武清,实现销售收入106万元。
对于成熟较晚,没赶上直销武清这趟“班车”的甜瓜,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微信群、微店、网络直播带货、爱心义购等渠道帮助销售。朱家涧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杨苍龙是市工信局干部,他领着贫困户跑市场、发倡议、拉订单,上门推销、押车配送甜瓜3万多斤,取得收入13万多元,确保了农民增产增收。
瓜菜产业周期短、见效快。而养牛则是许多农户热衷的长效稳定产业。
经镇党委、政府协调,在中塬村流转土地18亩,建成300头规模的朱家涧“平凉红牛”养殖场,新建双列式标准化牛舍4栋、青贮池4座及精饲料车间、饲料库。由兴涧养殖合作社牵头,为83户贫困户代养“平凉红牛”基础母牛142头,育肥牛91头。每头“平凉红牛”基础母牛贫困户入股9000元(到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配股5000元,贫困户自筹4000元),每年分红1000元;每头“平凉红牛”育肥牛贫困户入股1.68万元(到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配股1万元,贫困户自筹6800元),每年分红1650元。
为支持这一产业发展,武清区投资10万元,为红牛养殖场购置了锄草机1台;投资20万元,购置蔬菜保鲜冷藏车1辆;天津大禹节水集团捐赠价值31.56万元的蔬菜滴灌设备。
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起来了,村上仍有一些剩余劳动力。经各级努力,今年向省内外输转本村劳动力106人,每人每月收入可达3000至5000元。同时,由泾川县人社局推荐,市工信局协调,驻村帮扶工作队招商建办的扶贫车间设备已全部到位,并于今年5月初试车成功。扶贫车间由江苏籍商人谭明龙出资近700万元建设,主要生产口罩的原材料之一熔喷布,已建成6条生产线。达产达标后,按每天两班生产,可日产熔喷布900公斤。扶贫车间吸纳了本村贫困劳动力18人就业,每人月工资两千元以上。
朱家涧村民整体搬出旧址后,镇党委、政府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取项目资金105.2万元,于2019年7月对迁出区旧庄基全面拆除复垦,规划建设果树经济林。今年春季,一次性栽植三年生香玲核桃5.3万株,间作大葱200亩、黄豆960亩,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当年增收与稳定致富有机结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7月01日天水市民政局助力帮扶村消除视觉贫困
- 2020年07月01日脱贫一线的共产党员 “90”后帮扶干部的无悔青春
- 2020年06月29日张掖军分区帮扶花寨村项目启动暨捐资助学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