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的樱桃成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拍摄
多重保障 “果”然安心
“一场霜寒,白苦一年。”林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品品质不断提高,但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仍然是果业企业和果农最担心的事情。
“市场行情多变,稳定的销售渠道、完善的冷链物流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还是能够为果农多上几重‘保险’。”王志伟说。
为了应对市场价格波动,2018年我省投入2.39亿元在贫困村建设保鲜库。静态保鲜贮藏能力的增强不仅让果业企业和果农在市场低谷有了“主动选择权”,还为果业产业链精深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针对花牛苹果收储期短的特点,合作社、经销商在村社建设中小型气调库,既便于果品储藏,又可以错峰销售。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静态保鲜贮藏能力达260多万吨,各地相继开发出了果汁、果酒、果醋、果片等深加工产品,加工苹果产品7万多吨,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50多个国内外城市和美国、俄罗斯、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保障果农的利益,甘肃还不断加强产销对接。2019年4月,我省成立了苹果产业产销协会,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港澳和东西部协作城市等终端市场,邀请全国大型市场采购商来我省洽谈采购苹果。
去年11月,借助农业农村部在江西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苹果主产区经销企业集中进行专场推介和现场展销活动,并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合作,不断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
今年3月以来,甘肃省鲜苹果先后“首次出口”墨西哥、柬埔寨等国家,“平凉金果”出口市场新增巴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8个国家,全省鲜苹果出口市场持续拓展。
解决了市场销路,甘肃还多措并举,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这个“变量”对我省果农稳定增收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期货”这个“高大上”的金融专业术语,也开始走入我省果农的日常生活。
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内陆,是我国北方主要苹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产业是秦安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苹果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果农的生产和生活。为了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2018年1月,甘肃省首个苹果“保险+期货”试点扶贫项目在秦安县落地。
“2018年春天,家里的3亩苹果因为霜冻灾害,产量不足600斤,也没卖上好价钱。但因为参加了苹果‘保险+期货’项目,我拿到了2000多元的赔付款。”秦安县叶堡镇李坪村贫困户李永平成了甘肃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的第一批受益者之一。
与李永平一样,秦安县叶堡镇马庙村以及郭嘉镇朱弯村20户贫困果农的15.2万斤苹果因为有了“保险+期货”项目,承保的20户果农共计获得了10.64万元赔偿,户均高达5300元。
从前“看见变天就发愁”的山区果农们,依托“保险+期货”的金融扶贫模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有了成功的经验,秦安县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发挥苹果期货“扶贫支农”的效用,2018年10月,“苹果期货交割库”正式落户秦安县,交割库完成首次交割,交割苹果20吨成交金额26万元,交割苹果合格率达到92.8%。
2018年11月,太平洋产险与立信农保携手6家期货公司,将苹果“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覆盖到秦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所有苹果种植户,惠及秦安县17个乡镇,155个行政村,44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秦安县的“保险+期货”项目,对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三农”、扩大金融产品供给等积极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秦安模式”,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收入,让更多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今年3月,秦安县顺利脱贫摘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7月16日甘肃推动实施“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脱贫追踪报道之羊产业 发“羊”财走阳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