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甘肃馆。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摄
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曹立萍
9月4日,备受瞩目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景观大道上的8个主题展区共30个临时室外展馆,以橙黄色为主调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开,形成如同“彩虹”般的渐变效果,成为此次服贸会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此次服贸会“国别和省市区专区”中,以蓝白相间为底色,婀娜飞天为标志的甘肃馆格外引人注目。
进入甘肃馆内,可以看到展台前的每一件展品,无不蕴含着甘肃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现场的观展群众无不赞叹。
北京的李先生带着家人在甘肃馆内驻留许久,在每一个展台前耐心地为孩子讲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曾几次去过甘肃,深深被甘肃的文化所吸引,希望孩子也能够更多去了解去甘肃文化之美。
观众们观赏甘肃特色文化产品疙瘩葫芦。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摄
这个是手工刻制的吗?”来自北京的张先生在甘肃馆看到摆放在展台的“疙瘩葫芦”后,忍不住拿起来把玩了起来。
“是的,纯手工刻制的,葫芦上的疙瘩是天然形成的。”兰州阮氏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阮琳回答说。
“自从9月5号,服贸会正式对外开放以后,’疙瘩葫芦’因造型奇特,刻画精美,受到很多人的喜欢。”阮琳告诉记者,此次参展因时间匆忙,她只带了十多件产品参展,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对甘肃刻葫芦感兴趣。
对于参加此次服贸会,阮琳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说:“能通过刻葫芦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甘肃的文化,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十分有意义。
华源文化集团的展位前,绣工绣制敦煌文化主题作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摄
和阮琳的刻葫芦一样,在甘肃馆展区的华源文化集团的展位上,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苏绣展品,也让前来观展的人们不由得赞叹,并纷纷拿出手机不停拍摄。
“真的是太美了!”一位来自湖南的参展商在看到一幅以敦煌45窟胁侍菩萨为主题的苏绣产品时说:“难以想象,这居然是手工绣成的!”
华源文化集团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参加此次外贸会,就是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到,甘肃的敦煌文化不仅停留在莫高窟,而是可以通过嫁接传统工艺更好地呈现出来。
据悉,此次服贸会,华源文化集团与香港、日本两家企业签订了国际丝绸之路艺术展的合作协议,以推动甘肃文化真正“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丝路文化,也更多的了解甘肃。
《读者》展台前摆放着有趣的文创产品,受到观展群众喜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摄
进入甘肃馆的观众,在“读者”的展台前都会不由得停住脚步,翻一翻读者期刊,看一看读者最新的文化产品。
“观众来到读者的展台前,不止是被我们有趣的文化产品所吸引,更多的人还是因为心中对《读者》有一份情怀在。《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张惠君说。
张惠君介绍说,近年来,《读者》也在积极尝试转型发展,不断向数字领域拓展。目前,“读者”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到了573万,《读者》订阅号入驻“学习强国”平台,创设“每日一读”专栏,订阅人数达3500万。
时间到了下午,甘肃馆内依然游人如织,人们驻足在每个展台前,细细观赏每一件独有甘肃特色的展品,不时发出赞美之声。
“相较于其他馆,我在甘肃馆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位观众在浏览甘肃馆的展品后说,看过了甘肃馆的展品,对甘肃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和了解,也希望甘肃的特色文化能够有更多机会为外界所知。
“参加此次服贸会展示,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甘肃,为甘肃的发展寻找机遇和平台,扩大甘肃文化的影响力。”甘肃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悉,此次服贸会我省还同步开启线上展览馆,中医药、文旅教育、对外工程承包等行业的75家企业进行线上展示,为人们多角度呈现甘肃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成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