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产业让山下的日子有了盼头

 2020/09/15/ 11:53 来源:《瞭望》 记者 王博 崔翰超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产业让山下的日子有了盼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博 崔翰超

  ◇除个别特殊户外,甘肃省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已实现产业全覆盖

  ◇“只有产业真正振兴,‘发展’这驾马车赶马上路才有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走规模化、智能化、职业化、高附加值之路,甘肃致力四轮驱动,打造易地扶贫地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产业发展关系易地扶贫搬迁的造血能力。

  甘肃省近年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不仅让易地扶贫搬迁者有房住、有饭吃,还通过发展产业,让搬迁者“稳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记者从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截至目前,甘肃省“十三五”期间已有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入住11.4万套安置住房;10.3万户具备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除个别特殊户外,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已实现产业全覆盖。

  “山下的日子才有奔头”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雄浑辽阔的大漠之中,12个移民新村拔地而起,组成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这是当地6万多名群众新生活的起点。

  富民新村是其中之一。站在村中央环顾四周,各类产业紧紧围绕,东边是迎风挺立的山楂林、油桃林等经济林木,西边是日光温室,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正开花结果,北边是养殖大棚,牛羊正茁壮成长,南边是一条横贯东西打通外界市场的大马路,它们共同形成了四面八方皆“出路”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格局。

  “原来哪有这条件!”富民新村村民钟华魁说。他家原住古浪县南部的贫困山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常年靠天吃饭,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外出打工贴补家用,一年到头仅收入1万多元。同他一样生活在此的万千群众也受困于此,既没条件发展产业,也谈不上脱贫致富。

  转机发生在2012年后。古浪县政府决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古浪县南部贫困山区数十个行政村整体搬迁至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这里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日照充足,比在大山里发展产业条件好。

  记者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看到,搬迁群众正在地方政府指导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发展以日光温室精细果蔬为主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以牛羊鸡鸽为主的舍饲养殖产业等。截至目前,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已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828座1.36万亩,养殖暖棚2.4万座133万平方米,发展特色经济林2.1万亩,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1.06万亩。

  钟华魁承包了3座种植辣椒的日光温室,还养殖了近300只羊,2019年收入达15万元。“我已从过去的‘小工’变‘小农场主’了。”钟华魁笑着说,“山下的日子才有奔头。”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搬至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群众已入住1.53万户,覆盖6.24万人,相当于古浪县南部贫困山区的绝大多数群众搬离了原住地。而原住地因少人干扰,生态也得到改善。

  甘肃省发改委副主任翟建军告诉记者,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建设,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这么好的日子,再也不想走了”

  沿古浪县富民新村向南一百多公里是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这里也坐落着一座搬迁移民点——德吉新村,与富民新村利用热资源发展产业不同,该地发展的藜麦种植产业主要依托冷资源。

  据悉,地处海拔2500米以上的松山镇,年平均气温只有1.3℃,是藜麦种植的“风水宝地”。藜麦原产于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的中高海拔山区,耐旱、耐寒、耐盐,因低糖等特点备受现代人喜欢,市场价格比普通谷类高很多。2017年,天祝县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藜麦种植产业,对种植藜麦的群众每亩补贴400元,龙头企业还通过订单农业收购藜麦,免除群众售卖之忧。

  德吉新村移民也借此跑出了“加速度”。以李鸿萍为例,她搬至德吉新村前还对下山吃什么忧心忡忡,搬迁后才发现房子变好了,孩子上学变方便了,生产方式变高效了,收入也变高了。

  “之前在山区,许多田地都是仰角25度的坡地,只能用‘牛抬杠’方式一点点耕作,如今500亩藜麦地,一马平川,用大型农机能把过去3天干不完的活1天干完。”李鸿萍告诉记者,仅2019年她家各项收入就达27万元。“这么好的日子,再也不想走了。”

  这一切离不开当地对发展易地扶贫产业的精准定位。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富新年告诉记者,“没有条件好不好,只有产业适合不适合。”

  事实上,整个甘肃省对易地扶贫产业的核心思路就是因地制宜。翟建军表示,甘肃地形复杂,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群众面临的困境各有不同,只有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让易地扶贫取得实效。

  记者了解到,目前甘肃省正在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且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牛羊肉生产供给基地之一和以河西走廊为中心辐射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蔬菜供应中心。

  与此同时,甘肃省还通过特色种养、设施农业、扶贫车间、乡村旅游、公益岗位、技能培训等措施,引导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就地就近就业,夯实脱贫基础。

  打造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易地扶贫搬迁点只是为搬迁的贫困人群稳住了脱贫的基本盘,让他们摆脱了穷山恶水,有了发展产业的条件和基础,但未来要实现产业振兴还要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只有产业真正振兴,‘发展’这驾马车赶马上路才有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翟建军说。

  这方面,甘肃省提出四条发展路径,希望通过四轮驱动,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点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一是走规模化产业之路。古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全成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将之前分散于各个山头、沟壑的群众聚在一起抱团取暖,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发展问题,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放大了基础设施的集约效应、公共服务的组合效应和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效应。同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聚力各搬迁点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未来一旦形成规模,搬迁点便能更好对接外部市场,在招商引资上更有底气,进而带来专业化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

  二是走职业化经理人之路。多位受访干部表示,在各个扶贫搬迁点,产业能发展,群众愿意搞产业,致富带头人作用不可小觑。随着搬迁点产业不断发展,这些致富带头人将是下一步发展的稀缺资源。未来需要将“脑袋灵光”“手脚麻利”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能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构建产业体系及时对接市场做好准备。

  三是走高附加值产品之路。翟建军认为,接下来要根据各个搬迁点的产业发展情况,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搬迁群众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的态势,有效延伸产业链,逐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巩固和扩大产业扶贫成果,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

  四是走智能化产业之路。受访干部表示,目前搬迁点还存在大大小小的技术难题和客观限制,未来还需通过不断应用智能温室、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大幅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生产力,减少生产成本,让搬迁群众快马加鞭奔小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