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从“简”到“优”——平凉市“十三五”时期“放管服”改革综述

 2020/10/19/ 08:48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赵晓燕

从“简”到“优”

——我市“十三五”时期“放管服”改革综述

  平凉日报记者 赵晓燕

  每日甘肃网10月19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  作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近年来一直是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当头炮、先手棋,也是打造高效透明政务环境的重要内容。

  “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群众“最多跑一次”;放管结合,小细节造就大成效;服务升级,小窗口凸显大民生……通过一项项务实的措施,瞄准发展所需、民心所向的“靶心”,进一步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件事 一窗办”,群众省时省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办事要跑几次?多久能办结?如何让群众办事少进门、少跑路、多便利?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

  “为了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高为民办事效率,2018年市上投资1.35亿元建成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和12345综合便民热线为一体的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综合性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公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2019年9月进驻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后,市人社局就业服务科科长王军成最大的感受是,相关业务办理审批程序简化了。“就拿灵活就业人员的补贴审批来说,以前由群众提交申请,就业服务科审核,再从财政上申请资金存入定活两变存单,最后通知申请人来领,群众要来回跑路。现在只要把资料交齐并提供社保卡信息,我们审核后直接把补贴打到社保卡上,群众不用再多跑路。”王军成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以企业和群众办“一件事”为基础,以业务属性为依托,优化调整办事服务功能区,设置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等综合受理窗口,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设置企业“一窗办”专区,通过积极开展“承诺时限再压缩、审批要件再精简、审批环节再简化、签批流程再明确”四项审批程序“瘦身”工作,梳理高频事项56件,“最多跑一次”事项455项,告知承诺事项78项,取消证明事项465项,基本实现了材料齐备的事项一次办成。目前进驻中心事项办理承诺时限平均提速42%,申报材料精简20%。 

  10月12日,市民魏小龙在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有关解决公司拖欠工资和社保缴纳方面的法律问题。“过去找个律师东跑西跑,现在来政务服务中心就有值班律师为我免费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今天在小王律师的耐心解释下,我心里亮堂多了。”魏小龙对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很满意。

  “现在政务大厅的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律师值班常态化了,我们每天都会有一名执业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咨询和简单的法律文书代写。”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负责人贾银告诉记者,为了解决群众寻求法律援助时遇到的办事难、办事慢、多跑路等问题,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行了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

  “以前法律援助申请人必须带着社区或乡镇开具的困难证明和相关资料来办理,现在只要在13类法律援助范围之内,只需提供身份证并在制式告知承诺书上签字承诺符合受援条件和要求并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即可获得法律援助服务,群众申请援助由‘来回跑’变成了‘跑一次,一窗办。’”贾银说。

  据悉,目前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市区两级95个部门及社会公共服务单位,564名工作人员、1942项政务服务事项。今年前9个月,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审批服务事项59万件,接待办事群众62万人次,事项按期办结率达98%以上。

  “不来即享 帮办代办”,营商环境更优化

  营商环境是体现市场活力和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市聚焦企业关切,不断优化提升营商服务环境。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宣传。组织中心进驻人员深入学习省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和要求,依托政务服务网、大厅显示屏等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力度,将营商环境意识融入思想认识中,践行到工作实践中;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重点围绕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改革政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知晓率,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推动政策推送“不来即享”。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税区域增设“政策推送”专窗,依托大厅显示屏、政务服务网、电子税务网、平政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将税收优惠事项由“最多跑一次”提档升级为“一次也不跑”;通过录制操作辅导视频、在线直播、电话热线咨询、远程操作协助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政策讲解、办件申报、企业法人账号修改等业务,实现业务办理“不见面审批”,政策推送“不来即享”。

  稳步实施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我们梳理了28个单位办件量小,周期长的业务,专门设立帮办代办窗口,依托现有导服人员和有服务意向的人员,采取无偿帮办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办法,组建专门帮办代办团队,为有意愿的办事群众全流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市公管办政务服务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说,同时,加快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代办服务和投资项目区域化评估、模拟审批等改革措施,全市62个项目及时搭上了新机制审批快车,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舒心舒适的政务服务环境。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面对防控物资紧缺问题,市上及时启动甘肃蓝康医疗防护物资生产线建设项目,专班推进、分组攻关,零距离、保姆式跟踪服务,从立项批复、设备订购、安装调试到手续办理、开工投产仅仅用了10天时间,创造了平凉工业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能力提升 换位体验”,服务实效更凸显

  10月9日,国庆中秋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记者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看到,各部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全部到位。“从早晨8:30开始,交管服务区迎来了业务办理的高峰期,前来办理各项业务的群众很多。经过一个假期后,出行的人们过来查询一下车辆的交通违章,我们早晨处理了各项车驾转移业务共计500件。”平凉市交警支队窗口工作人员王静告诉记者。

  “年轻人服务态度比较好,尤其是那个回民小姑娘,在我咨询她用房证抵押贷款的时候,她给我讲得非常清楚。”市民王小云对工作人员们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给予好评。

  “放”的科学,“管”的合理,“服”的贴心,我市的优化服务赢得群众一致点赞。

  据了解,为了全面提升操作能力,我市对市区政务中心各窗口业务人员实行定期统一培训和随时蹲点带班培训相结合的全面业务培训,逐单位、逐业务进行操作演练,使生手变能手,能手变高手,确保窗口工作人员线上线下受理办理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实行业务流程换位体验制度,由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人员、部门窗口人员和帮办代办人员组成网办业务找茬工作小组,以企业群众角度体验进驻事项线上线下办事流程,从专业角度找茬发现事项办理整个环节、全部流程等方面问题,及时召开座谈会研究整改优化,确保找茬一批,平茬一批,统筹解决线上线下办事瓶颈和漏洞。

  为了真正把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我市与国家、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省级税务、市场监管、公安、人社及市级房管、公积金等系统的用户体系互信互认,实现了“一次认证、全网漫游”;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系统与国家、省级电子证照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电子证照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服务。利用行业共享数据,为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入学、就业、社会救助等重点领域数据赋能应用,实现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路。

  栉风沐雨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我市将继续规范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运行,加快推进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让百姓享受更多红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