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开展基础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琅峪村迎来幸福新生活

 2020/10/26/ 09:21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 陈玮

开展基础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阿干镇琅峪村迎来幸福新生活

琅峪村修整道路

自来水通到家里

  进入深秋的七里河区阿干镇琅峪村,早晚已有几分寒意。站在村里新修设的道路上,村党支部书记张才河的心里温暖而踏实。

  “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变化很大,道路修整了,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村上实现了网络、信息、服务全覆盖。村远程教育网络正常使用,家家户户实现了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民们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步子更快了。”张才河告诉记者。

  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 饮水安全有保障

  对很多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来说,打开水龙头,就有白花花的自来水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而对居住在阿干镇南部琅峪村的240户村民来说,这却是几代村民长久以来的梦。2020年,琅峪村的村民们圆了这个梦。

  琅峪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240户880人,村子东南连接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优美。长期以来,村里没有缺衣少穿的困难,饮水问题却是多年未能解决的大难事。近年来,琅峪村积极争取到村入户饮水项目,先后建成饮水工程1处,蓄水池6座,其中100立方米蓄水池1座、30立方米蓄水池2座、50立方米蓄水池1座、10立方米蓄水池2座,安装各类输水管道十余公里。采取“自来水+水窖”的方式,破解农户春夏和冬季饮水难题,自来水入户按照一宅多户的实际,进院分户,水窖建设按照水窖建设条件的要求,原则上一宅一水窖的建造实际,全村累计建造水窖29眼,实现了饮水工程全覆盖。

  有了自来水,村民们的饮水安全有了更好地保障。琅峪村党建专干崔云春告诉记者:“白庄子26户村民家中现已完工。关山岭35户和大水沟30户村民都是今年9月底完工的,其他村民早在十多年前就实现了自来水入户。截至目前,琅峪村240户村民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同时,村里的水质抽样合格率达到了100%。”

  修路通电通网络 下大力气建设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琅峪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道路建设及交通扶贫,稳步推进通村道路、村组道路、小街巷治理,彻底解决了以往村民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行路难问题。

  “以前村里就是土路,每到下雨、下雪天,有些地方积满了水,到处都是烂泥巴,路难走得很。现在铺上了水泥路,又平又结实,再也不怕下雨天了……”谈到村里的道路整修,村民们言语之间都是赞誉。

  在琅峪村,记者看到一条长4.8公里、宽3.5米的主干道全部铺上了红色砖块,整齐、美观,路面硬化全部已完成。此外村内6条8.4公里的村组道路和22条5.6公里小街巷,也已完成砖铺硬化。据悉,近几年来,琅峪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2015年,该村先后投资57.87万元,对3条2.52公里的村组道路进行硬化,修建了1.6公里长的琅峪村田间道路硬化工程,0.5公里滑道洼田间道路和0.42公里的白庄子组小街巷硬化项目;2016年,投资51.64万元对白庄子1.3公里村组道路进行硬化并进行全边沟处理;2017年,投资135万元新建进村主干道防护设施,对白庄子组至马泉十字长1.53公里道路进行红砖立铺硬化,红砖平铺河坝组长200米小街巷。

  在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该村力争实现动力电及网络全覆盖。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完成,在彻底解决村里用电问题上,动力电也实现了全覆盖。借助以“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为内容的五大工程建设,村上实现了网络、信息、服务全覆盖。村远程教育网络正常使用,家家户户实现了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加强文化场所建设。现60平方米标准化村卫生室1所,3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1个,3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1间。文化活动广场3处,占地面积共计1120平方米,还为村民们配备了健身路径、篮球架等文体设施场所。

  做强百合产业 开展电商扶贫

  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让老乡们的日子好起来,让全体村民尽快富起来,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琅峪村引导当地村民积极投身百合产业。对农户们加大农业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的种养技术。2017年,该村的百合种植面积达到了1089亩,户均4.54亩,春秋两季采挖面积317亩,亩均成品产量约为600斤,2017年百合均价约为6.8元,全村出售百合收入达到了129.3万元。同时,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当前村里已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区商务局现场进行了培训,村上又对致富带头人进行了培训,来帮助村民代买代卖、收货发货,让农民有一个更好的电商体验。重点对农户饲养的土鸡,种植的百合、百合花、中药材,山中野菜等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琅峪村还积极创新扶贫举措,在带贫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峪盛百合种植合作社在村里设置的“扶贫车间”,吸引本村村民到企业就业,共吸纳10名剩余劳动力在此就业,让贫困群众就近解决就业问题,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与此同时,加快精准扶贫专项小额贷款项目的落实,3户建档立卡户全覆盖。通过三年5万元的免息贷款,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围绕3户未脱贫户,整合每户2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购买商铺并委托区城投公司经营管理,每年对未脱贫的3户建档立卡户进行分红。此外,加大对村民的劳动技能培训,输转劳动力150人次,村民们开始走出大山,尝试从事月嫂、家政服务、餐饮、建筑、汽车驾驶、挖掘机等行业,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全方位建设美丽乡村

  如今的琅峪村早已摆脱过去落后贫困的老样子,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村民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村党支部书记张才河告诉记者,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改善行动中,琅峪村环境改善设施到位,改造卫生厕所11座,安装太阳能路灯82盏,建有生活垃圾集中垃圾箱20个、垃圾运输车辆1台。村里制定了三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建立了日保洁、周检查、月考核村容村貌整治制度,形成了“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及垃圾清运方式。选举成立了公益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招聘4位公益设施共管共享协管员,确定了10名日常保洁员,实现了环境整治有制度、有人管、有人干的常态化运行模式。

  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和全域无垃圾整治中,先后共拆除残墙断壁300米、清理三堆20余处,村组主干道绿化达1000余株,形成了田园风光怡人,产业稳步发展,村风民风和谐美丽新农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陈玮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