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26日电 题:记者手记:青藏高原上的“江淮人家”
新华社记者胡伟杰
裹挟着深秋的细雨,我们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山脚下。在这里,坐落着一片白墙黛瓦的徽派风格院落。李红平的家就在其中。
蒙蒙秋雨敲打着房檐上的青砖,池沟河的潺潺水声从远方传来,雨雾混杂着山间清爽的空气。信步走进村落,使人误觉来到江南雨巷的最深处,而忘记这里是青藏高原。
这是10月9日拍摄的池沟村村容村貌。新华网发 (李金钟 摄)
“别看现在风景好,以前在山上的苦日子你不知道哩。”李红平给我递上一颗家里种的啤特果,我咬开青绿色的果皮,一股酸甜的气味瞬间充斥在唇齿之间。
李红平家原来住在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尕后山社。尕后山社位于池沟河沿岸的大山里,这里土地贫瘠,交通落后,村里人一年下不了几次山。
小时候的艰难求学路让李红平最难忘怀。下山去村里的小学一般要走一个半小时山路。早上7点上课,他五点半就得从家里出发。冬天村外的土路黑黢黢的,只能借着点月光赶路。下到沟里,两边更是山石嶙峋,月光都被遮挡起来。这时,必须点起火把才能通行。
这10月9日拍摄的池沟村村容村貌。新华网发 (李金钟 摄)
“为啥没有手电筒?”“家里穷,买了手电筒也买不起电池。”李红平尴尬地笑着。
李红平出生于1990年,今年刚刚30岁。作为“90后”,小时候他仍体验过吃不饱的感觉。“家里天天苞谷面,一年吃不了几回肉,过年一小包焦糖我爸就能吊我一星期。”
2015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到了尕后山社,全村20户人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下了山,他们在山下沿河的开阔处都有了自家的院子。
池沟村毗邻冶力关大景区,为了打造旅游配套产业,让搬下山的群众稳得住,并通过发展农家乐吸引游客致富,政府统一修建徽派建筑风格的院落,打造“山水冶力关”这张亮丽名片,让全国各地游客不仅为冶力关的山水所倾倒,也能流连于具有江南气韵的池沟村街头巷尾。
这是8月10日拍摄的池沟村村容村貌。新华网发 (翟民 摄)
李红平将自家院子收拾干净,腾出5间客房,并跟着App上的菜谱学做菜。今年7、8两个月他家靠农家乐纯收入就超过1.5万元。
山上的一部分土地被用作退耕还林,李红平免费分得了一些果树苗子,他在地里种上了啤特果树、杏树、李子树等等。
山上的产业没丢,山下开起农家乐,旅游旺季李红平忙得团团转。淡季他就出门打工,补贴家用。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谈起变化,李红平直摆手:“现在已经很满足。”
但李红平的心里仍憋足了劲。搬下山后,身边老邻居、朋友们的日子都越过越好,有的人致富的速度比他快,他感到心急,“不想落在人后面。”
这是10月9日拍摄的池沟村村容村貌。新华网发 (李金钟 摄)
李红平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7岁,已经上了小学。女儿现在再也不需要走一个半小时山路,村小学就在家门口,上学只需5分钟。冬天清晨,村里的路灯彻夜明亮,孩子上学不需要手电筒,也不用再点火把。“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他们不用吃我们当年的苦。”
这几年,池沟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1400元,李红平家也在去年脱贫摘帽。整个村子更是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今年,村子投入2000万元资金对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改造。
临别时,李红平非给我装了几个啤特果让我路上吃。“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这东西,但是家里很少,现在种了几亩地,再也不愁没得吃了。”
临潭县与江淮地区的联系还有一段历史佳话。据《临潭县志》记载,明初,洮州反叛初定,朝廷从南京、安徽等地迁移百姓前来屯田戍边。这也是临潭县打造“江淮遗风”的由来。
如今,这颗遗落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江淮”明珠,正在熠熠闪光。(完)
相关新闻
- 2020年10月23日【新华社】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却照亮了大山孩子的梦
- 2020年10月23日【新华社】一对耄耋老人的崆峒武术情缘
- 2020年10月19日【新华社】甘肃和政:东西协作助力扶贫攻坚
- 2020年10月13日【新华网】新华社甘肃报道重点选题策划座谈会在兰州新区召开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