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馨香浸润群众心田
——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综述
嘉峪关日报记者 朱玲
一幅幅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赏心悦目,一场场宣讲活动陆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风化雨,一个个传统节日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文明实践新风正在雄关大地徐徐吹拂,浸润百姓生活。
“点面”并推 强化总体布局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
把道德的源头打造成文明的高地,把文明的高地打造成幸福的家园,成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抉择。近年来,我市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出发,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摆在首位,总体谋划推进,坚持“试点先行、四级设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制订印发了《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嘉峪关市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做强“五大服务平台”,抓实“五项重点内容”,组建“六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围绕破解“做什么·怎样做”的难题,创造新经验、打造新品牌、实现新突破,在全市范围内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
目前,我市已建成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个文明实践所、17个文明实践站,实现了镇、社区、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
“倡树”并行 优化机制体系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如何将遍地开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我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自全面启动以来,紧贴群众需求,创新活动形式,选树鲜明主题,开展了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多项活动。
雄关街道创新方式,探索建立了“六化”(规范化推进、群众化参与、精准化服务、品牌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制度化要求)工作模式,推动活动常态化开展;钢城街道围绕“五个聚焦、五个着力”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郊区工委通过抓机制、抓阵地、抓活动、抓品牌,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活动平台,成为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宣传政策、传递文明风尚的有效载体。
“精准”并施 统筹资源配置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那里。
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基础单元,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统筹用好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充分发挥雄关广场、城市博物馆等群众参与度高的优势,建设了理论宣讲、文化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科普、爱国主义教育等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的文明实践活动。
我市建立了21支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7支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支文化体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支新乡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支先进典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支“五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6万多人,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总人数达650余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各中心(所、站)依托嘉峪关市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内容”,将所有活动都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个“篮子”中,根据群众“点单”,精准对接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惠暖”并重 厚植文明新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涵盖方方面面,必须城乡协调发力,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我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四进社区”“三下乡”“移风易俗”“乡村振兴”“双促双增”精准帮扶、“互联共转”等相结合,创造性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那里”,真正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载文明而驰,驭新风前行。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价值、讲文化、讲新风“五讲”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深入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乡村振兴等方针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尚,打造精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质效”并存 提振精神力量
每年的夏季,新华路上总会弥漫一种醉人的芳香,它香甜、浓郁、沁人心脾。我们知道,这是槐花开了。
同槐花一样飘香的,还有另一种芳香——道德芳香。在嘉峪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道德的光芒总时时闪现,不时绽放出暖人的光彩。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道德的内涵随着一系列公民道德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化,我市持续加大道德模范、雄关好人、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和工作力度,创评各级道德模范72人、“雄关好人”84人、“文明家庭”77户、“五星级文明户”979户等;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八个一”示范工程、“传家风 承家训 兴家邦”、文明社区(镇、村)创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各级文明单位261个。
文明润泽心田,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心滴灌。我市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厚植精神力量。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颜值”,更体现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城市温度。我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党支部“互联共转”为平台,持续推动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关注儿童、关心慰问残疾人、爱心捐助等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倡导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文明餐桌行动,积极组织开展“美丽雄关·万人清洁”、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嘉峪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01日环县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阵地
- 2020年11月30日社会治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元化建设——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