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临泽:压沙固沙战严寒

 2020/12/07/ 11:46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陈海 赵琳

压沙固沙战严寒

  张掖日报记者陈海 赵琳

  12月3日,雪后初霁,金张掖大地分外妖娆。临泽北部荒漠区此起彼伏的沙丘上人头攒动,热火朝天,近500名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将“麦草格”覆在一座座沙丘上,为明年开春沙生植物梭梭生长建好“温床”。

  这是我市首次在冬季开展规模化防沙治沙工程。“冬季相对春季来说风沙小,工费低,利用冬季将‘沙障’压好,明年开春直接栽植梭梭、红柳,可有效加快工程进度。”临泽治沙林场场长杨向刚说。临泽北部沙漠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与平川镇和板桥镇毗邻,沙漠总面积约29万亩,通过近几年的治理,目前,已建成防风固沙林7万亩、阻沙林带30多公里,封育荒漠植被82万亩,向沙漠腹地推进18公里,逐年增加的森林覆盖率和荒漠地表结皮,使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明显减弱,筑起了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成效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艰辛的付出。“每年3月都在北部荒漠区压设麦草沙障,开展‘治沙播绿、改善生态’的防沙治沙‘接力赛’。冬天施工还是第一次。尽管气温低,也很艰苦,但为了让黄沙披‘绿装’,沙漠变‘绿洲’,挨冻也值啊。”韩建琴肩上背着包,右手抱起一捆麦草麻利地铺着“麦草格”。作为护林员的家属,支持防沙治沙是她多年未变的信念。

  秦彪是和韩建琴一起工作的治沙新手,他长期在外打工,趁着冬天停工的空闲,积极投身到防沙治沙一线。“趁着冬闲来这里干活,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为改善生态环境作贡献,一举两得。”秦彪说。

  每天天还没亮,静谧的沙漠便迎来“背包客”,他们不是旅行者,而是“压沙人”,包里背的不是行囊,而是饭缸。“进出沙漠不容易,路程远,早上出门就得准备好食材,中午就在沙窝里做顿饭吃,完了抓紧再干,沙漠夜来得早,下午5点就得回去了。”带领“治沙人”的申吉林说。每到午餐饭点,申吉林和同伴都会准备好简单的午餐,然后吆喝一声,呼唤大家来吃饭。“在沙漠里能吃上热呼饭,真得感谢申吉林,大家吃饱吃暖和了,再战‘沙子’。”韩建琴笑着说。

  人进沙退,家园渐绿,奋战在一线的“治沙人”功不可没。据了解,我市临泽、高台、山丹3县被列为全国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县,目前,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已全面开工,各施工单位施工区域已全部完成现场划定,并明确各施工地点、区域及建设任务,麦草、施工机械、务工人员等已陆续进场开始施工,悬挂宣传横幅65条、彩旗150多面。

  至目前,完成麦草沙障7800亩,完成植树穴开挖2200亩,建成沙区作业道路12公里,换填土方1200立方米,项目施工进展有序。其中,临泽县试点项目总治理面积4.3万亩,人工造林2.4万亩(乔灌混交林1.76万亩,沙区灌木林0.64万亩,工程治沙(草方格沙障)1.89万亩),修建沙区作业道路15公里。项目建设地点分别是临泽县治沙林场沙区(北部荒漠沙区)、G30高速公路沿线和蓼泉南沙窝3个造林区域。临泽县治沙林场(北部荒漠沙区)项目建设主要以草方格沙障为治理模式的工程治沙1.89万亩,修建沙区作业道路12.8公里;蓼泉南沙窝项目营造以梭梭为主的沙区灌木林0.64万亩,修建沙区作业道路2.2公里;G30高速公路项目规划区在G30高速公路的马郡滩段、长庄段、明水河段3个区域营造乔灌混交林1.76万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