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下王峡村
“巷长制+乡贤理事会”引领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周文涛 蔚军平
“群众自己的事,群众商量着办”。近年来,为进一步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平安乡村”建设,秦安县西川镇下王峡村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率先实施“巷长制+乡贤理事会”长效管理机制,一个以“镇党委主导、村‘两委’主抓、乡贤理事监督、巷长自主管理、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形成。
实施“巷长制” 积极探索群众自治模式
年终岁末,记者走进位于秦安县南部的西川镇下王峡村,整洁宽敞的巷道,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让人不禁驻足。“民主巷”“中心巷”“小康巷”等9条主要巷道的背后,都有一个巷长,巷道和巷长结合起来形成的“巷长制”,成为这个村积极探索群众自治的一种新模式。
西川镇下王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旭东告诉记者,巷长是对社会综合治理四级网格员管理的一个细化和延伸,村“两委”通过广泛征集建议,对全村9条主要巷道重新进行了命名。把选举权交给群众,推选致富带头人、红白理事会成员和关心家乡建设的贤达人士当巷长,真正把群众基础好、威信高、能力强、能干事、肯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推选出的9名巷长全面负责巷内“人、事、地、物、情”的日常管理,围绕贯彻传达政策法规、反映上传群众诉求、监督检查环境卫生、调处化解邻里矛盾、宣传教育乡风文明、关心帮扶弱势群体等主要职责,有针对性开展各类服务帮助工作。同时建立巷长评分制度和考核办法,对各巷工作情况和巷长作用发挥进行综合评价排名,确保信息公开、政策透明、管理民主。
年近50岁的闫国玺是“民主巷”的巷长,他对村里自实施“巷长制”以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巷道里乱堆乱放的杂物让原本就不宽的巷道变得更加狭窄,影响了大家的通行。有的村民为图方便,把柴草随意堆放在家门口,没有使用完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舍不得扔弃,长时间堆放在巷道里,既影响了村容村貌,也对村民的通行造成不便。为此,根据巷长建议,下王峡村专门划定了区域,设置了柴草堆放处、建筑材料堆放场,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作为每一位热衷于公益的巷长,他们不计个人报酬,始终把村民的事记在心头,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管护基础设施、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等大事小情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辛劳付出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尊重。
发挥“乡贤理事会”作用 落实民主协商机制
在下王峡村,除了巷长之外,助力乡风文明的“乡贤理事会”的乡贤也很受村民的尊重。
据王旭东介绍,通过在全村选举出的由致富带头人、老党员、退休返乡老干部、离任老村(组)长、乡村退休老教师等社会贤达人士组成的乡贤理事会,共同参与村庄治理,在红白喜事简办、天价彩礼制止、公益事业捐助等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几年来,“乡贤理事会”运转良好,特别是在矛盾纠纷化解和带动村民致富方面成效显著,一大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得到化解,真正成了村里能手、群众助手和政府帮手。同时,村里还积极引导优秀乡贤进入村干部队伍,或邀请乡贤参与村内重大事项会商,提供决策咨询,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56岁的王保平,就是一位被村民选出的德高望重的乡贤。作为多年来参与村里红白喜事的“总管”,他在村民心中有一定的威信,且口碑很好。他对记者说,近年来,他一直积极倡导红白喜事简办,村里有谈婚论嫁的家庭,为减轻年轻人及其父母的生活压力,减少经济负担,他只要参与其中就会制止天价彩礼现象的发生;被村民请当喜事“总管”时,他就劝说简办酒席,以前三天前就筹办的喜事酒席,如今已逐渐变为一天前筹办;在操办白事宴席上,以往最多的有操办10天的,现在最多3天就结束了。
如今,在操办宴席时攀比斗富,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的现象没有了,红白喜事简办的观念深入人心,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切实减轻了村民的“人情”负担,崇尚文明、秉持节俭的良好风尚已经形成。
作为社会管理和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助推剂,乡贤“出山”倡导红白喜事简办、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吸纳在村里威信高、口碑好的乡贤能人担任调解员,坚持法理与情理、乡俗相结合,做到以法晓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水平,着力构建了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核心的“三治融合”治理新模式。
下王峡村充分发挥“巷长制”和“乡贤理事会”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村庄治理模式,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内事务,逐渐形成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乡贤监督、巷长管理、共同治理村庄的格局。
近五年来,全村无一名刑满释放人员,无一名社区矫正人员,无一名涉邪涉毒人员,无一名涉恶涉黑人员,无一名违法犯罪青少年,属无邪无毒无黄“三无”村。
如今的下王峡村,社会治安良好,村庄整洁美丽,产业兴旺发达,邻里和睦团结,人人遵纪守法,乡风淳朴文明,广大群众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幸福平安村庄,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相关链接:
我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县区均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市上成立正县级综治中心,县区成立乡科级综治中心,乡镇(街道)成立副科级综治中心,123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覆盖。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和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法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刑事、治安案件持续下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15日【新知新论】以区块链赋能社会治理
- 2020年12月04日产权改革结硕果 乡村治理谱新篇——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七里墩村市域社会治理见闻
- 2020年11月30日社会治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元化建设——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