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甘肃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成就巡礼

 2020/12/17/ 16:26 来源:农民日报 记者 吴晓燕 鲁明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甘肃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成就巡礼

  农民日报记者 吴晓燕 鲁明

  日前,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镇原县、通渭县、岷县、宕昌县、西和县、礼县、临夏县、东乡县8个贫困县摘帽退出。这意味着,甘肃最后的“贫困堡垒”被胜利攻克。至此,全省75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千百年来,贫困的影子始终萦绕在陇原的山川大地上,而今,甘肃终于历史性地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人们清楚地记得,仅仅在三年前,甘肃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贫困群众脱贫的难度大,全省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甘肃怎样才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答案很明确:唯有拼尽全力奋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

  时光回溯至2017年下半年,距离脱贫攻坚最后的决胜决战时刻越来越近。时不我待!甘肃必须“六年任务三年干,三步并作两步跑”!

  事实上,要实现这一目标,甘肃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个个都十分棘手: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怕风险”,这些难题怎么突破?如何在解锁难题的基础上,确保产业扶贫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有力支撑,为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定西马铃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怎么样才能突破重重“关卡”,啃掉最后的“硬骨头”?从那时起,甘肃开始“咬紧牙关”,紧盯主攻方向,制定“六大产业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产业扶贫配套政策,把扶贫资金精准到户,扶持贫困户扩大种养规模与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扶贫产业体系进行有机结合,从大力构建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个体系”入手,拉开架势构建起了扶贫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三年多的时间里,甘肃“砸锅卖铁”投入产业到户种养扶持资金155.6亿元,全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同时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着力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贫困户种养规模迅速扩大,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步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三年依靠种养产业和“劳务+种养产业”脱贫的贫困户累计达到33.59万户138.83万人,占脱贫总人口的73.6%;2020年,预计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0350元,较2017年增长2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8539元,较上年增长21.2%。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甘肃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和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贫困群众的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他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经过三年的奋斗,甘肃着力培育“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地方优势产品,逐步形成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为主,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特色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特色产业呈现出了区域分工明显、基地集中连片、产业链条逐步完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贫困群众对党中央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到户产业扶持政策交口称赞,满意度明显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呈现出“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市场旺、收入增、百姓喜”的良好局面。

天水市麦积区苹果产业园内,工人正在进行包装作业。

  从“没钱干”到“五挂钩”——强化投入保障体系 精准“滴灌”贫困户

  为了让贫困户有资金发展特色产业,甘肃千方百计筹措和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扶贫产业投入力度,并按照人均5000元、每户最多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用于到户到人的产业增收项目。2018年至2019年,甘肃将155.6亿元到户种养产业扶持资金中的81亿元直接到户用于发展以六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种养产业,74.6亿元入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产业;2019年至2020年,落实省级财政奖补资金6000万元,75个贫困县落实扶持资金3.95亿元,共扶持20.18万户贫困户发展了“五小”产业,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极大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种养产业的积极性。

  为确保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甘肃省政府及时跟进提出了“五个挂钩”原则——

  与“一户一策”挂钩。结合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定制“一户一策”精准到户脱贫计划,将到户产业扶持资金通过“六大扶贫产业”精准对接,合理确定贫困户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以及投放多少产业扶持资金。

  与“农民意愿”挂钩。根据家庭人口、劳动力状况和经营主体情况,由贫困户自行确定发展产业和入股资金比例,对入股的资金,针对个别地方资金权属不明晰、贫困户对入股金额和入股企业不清楚,明确了权属归贫困户所有,并督促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发放股权证。

  与“真种真养”挂钩。针对个别贫困户认为到户扶持项目是政府“发钱发福利”的问题,对不真种、不真养的贫困户,不投放到户产业扶持资金。

  与“见钱见物”挂钩。对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要求养的时候要见物,卖了以后要见钱。对贫困户入股资金,采取“保底分红”的办法,保障资金安全和基本收益。

  与“奖勤罚懒”挂钩。针对一些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重点采取达标奖补、以奖代补等形式,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产业积极性。同时,鼓励享受入股资金分红的贫困户主动参与村级公益事业。

岷县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从“谁来干”到“抱团干”——做强生产组织体系 新型经营主体“挑大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

  在产业扶贫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有效解决小农户生产对接大市场难题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甘肃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小、发展滞后、带贫益贫作用不明显。怎么办?甘肃下大气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8月底,甘肃实现了贫困村至少两个专业合作社覆盖带动。合作社实现全覆盖以后,问题又来了:不少合作社存在运营不规范、运转一般或较差的问题。

  如何在解决“有没有”问题的基础上,破解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好不好”的问题?

  宕昌县是甘肃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合作社实现全覆盖之后,宕昌县出现了几家自发组成联社的合作社,其产业发展规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带贫能力都很强。这个现象耐人寻味,值得研究。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和专业单位的研究指导和帮助下,宕昌县用足政策、开动脑筋,发动群众、攥指成拳,由合作社联合控股的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闯出了“宕昌模式”。

  “宕昌模式”的成功实践,只是甘肃着眼解决合作社“好不好”问题的一个缩影:省政府于2018年12月举办了全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发挥带动作用培训班,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授课辅导,培训班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直接开到乡镇,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龙头企业负责人共7.3万人参加了培训,全面启动了全省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全省组建起了6500人的市县乡三级辅导员队伍,开展了合作社领办人“万人培训”计划,及时总结推广“政府主导组建国有农发公司带动合作社发展”的“庄浪模式”,“合作社联合控股,民营、国有企业参股组建富民公司,带动村办合作社联合发展”的“宕昌模式”,并按照“运营规范、运营较规范、运营一般、未运营、注销吊销”五种类型,对合作社进行分类规范。同时,各地按照有产业基地、有农业机械、有良种供给、有销售订单、有加工和贮藏场所等“五要素”标准办实合作社。截至目前,全省贫困村合作社中运营规范和较规范的达到75%以上,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效果逐步显现。2018年,“庄浪模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在大力推进合作社建设的同时,甘肃采取“轻资产引进、多元化自建”等方式,加快龙头企业培育进程。2018年以来,全省75个贫困县共引进培育龙头企业785家,累计达到2937家,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5%。

  如今,甘肃已构建起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的生产组织体系,探索出了带贫益贫的“蓝天模式”“中盛、中天模式”“海升模式”“德青源模式”,通过订单收购、入股分红、生产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把200多万农户嵌入了产业扶贫大链条,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比2017年增长了40%以上。

  得益于生产组织体系的搭建,甘肃特色产业的生产主体变强了,综合效益变大了,农户收益变多了。甘肃引进的中盛农牧、蓝天集团、中天羊业、康美牛业、前进牧业等本地“正规军”和北京德青源、海升集团、福建圣农、四川希望集团及泰国正大、新加坡益海嘉里等省外境外“王牌军”,让农业产业效益从亩产“百元、千元”增值到了“万元、百万元”。全省龙头企业带动1.9万个合作社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全过程、全链条深度参与,带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超过了千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5%,极大改变了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让农业生产从“传统”开始走向“现代”。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