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静待,绿色回家——张掖市甘州区铁腕整治黑河湿地生态问题记

 2021/01/16/ 03:4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白德斌

静待,绿色回家

——张掖市甘州区铁腕整治黑河湿地生态问题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在经历了侵占带来的伤痛之后,黑河湿地终于在2020年末的时候,彻底“送”走了5家侵占企业,静待春暖花开,绿色回家。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河中游,南依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靠巴丹吉林沙漠,处于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节点。

  2020年5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指出,位于张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5家企业侵占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针对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问题,甘肃省立即下发《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张掖市对侵占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家企业开展科学评估,制定专项清理整治方案,确保2022年底前完成整改工作。

  整改问题,修复生态,张掖市、甘州区经历过沉痛的教训。痛定思痛,甘州区立改立行,制定《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5家企业侵占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方案》,一场铁腕治“污”行动就此展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决整改整治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这项工作我们一刻也不能落下!”甘州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甘州区迅速成立由一名区委常委、一名副区长、一名经开区领导负责的5个工作专班,深入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同时承担5家企业拆除及民事诉讼、植被恢复、后续监管等8项整改工作。

  “既要彻底解决环保生态问题整治,又要帮助企业转型发展,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甘州区从一开始就确定了铁腕治“污”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020年10月1日,5个专责组全员下沉,加班加点和5家企业负责人逐一见面、沟通、对接、商议,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困难,共同制定整治和后续发展方案。

  在对5家企业的整治拆除中,甘州区采取共性问题一个尺度,个性问题“一企一策”。最终,5家企业认识到环保生态的底线坚决不能触碰,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积极配合整治拆除搬迁。

  “今天开始拆除,7天后全部覆土。”2020年10月14日上午10时,盛源驾校企业负责人柴世伟站在拆除现场,看着一面面围墙在轰鸣的机械声中倒塌,虽然有很多不舍,但退出湿地的态度很坚决。

  盛源驾校作为退出湿地的第一家企业,如今已恢复了原貌,搬迁后的新盛源驾校也已开始正常运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能只挂在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当最后一批建筑物被清除时,明阳纸业公司负责人李克松也松了一口气。

  “从2020年10月1日政府部门介入到11月10日拆除完毕,仅仅用了40天。”张掖谷大种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东恒说,甘州区没有一拆了之,还帮助找种子代加工企业、转运种子,包括积极为新厂选址,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整改环保生态问题的决心,也坚定了转型发展的信心。

  在资金补偿、土地、手续办理、审批等方面,甘州区为整改企业打开“绿灯”,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转型升级。

  截至2020年11月22日,盛源驾校、明阳纸业、谷大种子、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康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全部搬离保护区,湿地恢复平静。

  如今,在黑河湿地原来5家企业所在的位置,昔日的厂房车间已不见影踪,拆除退出区域全部进行了平整覆土。

  “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开春就立即开展植被恢复,让绿色重回黑河湿地,而且永驻于甘州这片土地上。”甘州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