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临泽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范海瑞)如今在农村,个别地方存在“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矛盾现象,如何破解?近日,临泽县鸭暖镇交出了一份答卷,解题思路为“土地银行”。
何为“土地银行”?通俗来讲,就是村集体搭建平台,把老百姓散碎分布的耕地当成“零钱”存到“土地银行”,然后由“土地银行”“放贷”给愿意耕种的企业和大户,老百姓因此分享“利息”。
揭牌仪式现场。(临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月22日,鸭暖镇昭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土地银行正式揭牌成立,昭武村近400户村民将2100亩土地存入“土地银行”,成为“土地银行”的第一批“储户”。同时,这2100亩的“存款”成功放贷给两家经营主体,每亩地将产生“年利息”720元,“储户”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之前,各家耕地零碎分散,土地流转没人愿意接手,运气好的流转出去了,一亩地的流转费也只有100到150元,现在村里把各家各户的零散耕地存入‘土地银行’,对土地统一平整后整体流转,一亩地流转费竟然达到700多元。” 昭武村村民蔡红恒高兴地说。
鸭暖镇高标准农田建设。(资料图)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镇着眼于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半篇文章,在昭武、大鸭、张湾等村开始试点,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储土地经营权制度,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基础上,成立村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中心。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土地银行’。在‘一村(社)一块田’区域内推行‘龙头企业+土地银行+经营主体(农户)’模式,促进土地规范化高效流转。”鸭暖镇党委副书记管志明介绍说。
“土地银行”作为一种新模式,巧妙化解了农村耕地流转难问题,推动了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愿耕种土地的人可安心打工赚钱,愿意种地的企业和大户优先发展规模化种植,既保证了土地的适当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又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利益,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昭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杨发军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2月08日兰州市“零容忍”态度防止耕地“非粮化” 保障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以上
- 2021年01月13日华池:加强耕地保护 守好群众“饭碗田”
- 2021年01月07日甘肃省严防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
- 2020年12月29日酒泉市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