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党建引领 枸杞富民

 2021/03/19/ 18:43 来源:新甘肃 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朱丹丹 白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朱丹丹 白萍

  日前,在瓜州县梁湖乡双州村3000亩零农残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修枝、拉粪、备肥……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赵亮(中)现场指导农户修剪枸杞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赵媛媛 摄

  34岁的赵亮,是双州村一名党员。通过多年不断摸索,赵亮掌握了一套修剪枸杞的“好手艺”,成了村里的“土专家”。2020年,赵亮种植48亩枸杞,纯收入达到15万元。

  “我一定把种植经验和技术讲给大家,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正在给群众讲解枸杞修剪管理技术的赵亮坚定地说。

3000亩零农残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资料图)

  近年来,双州村针对枸杞产业链条短、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强村、枸杞富民”思路,围绕枸杞产业“种、加、销”全产业链建设,积极衔接中粮、中化、中垦等央企和甘肃绿能等省级知名企业,携手助推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起了“央企+专家+基地+农户”枸杞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了3000亩零农残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

  通过书记领办合作社、支委兼任理事、党员干部划片包干任片长、建立片区微信群统一管理服务、枸杞专家全程技术托管、龙头企业合作收购加工等方式,双州村党支部把党员干部聚集在产业链上,26名党员主动认领“喷药监督岗”“气象报告人”等,34名党员承诺“带头遵守标准化规程”,高效推进了零农残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让群众富在了产业链上。

  “村里统一组织技术服务,还联系厂家销售,今年我打算再种13亩枸杞。”双州村二组村民杨全福说,“看到乡亲们种植枸杞脱贫了,加上村党支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我对发展枸杞产业充满了信心。”

枸杞喜获丰收(资料图)

  今年,双州村党支部将继续按照统一供应生物农药、有机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残检测,统一组织销售,统一资金核算和以质论价、分类统销“五统一分”模式,组织管理群众进行标准化种植,着力解决农户发展零农残枸杞生产、技术、销售“三忧”问题。

  “现在,村合作社要统一订购有机肥,需要的群众在微信群里报一下。”双州村文书尚海明在户长群里统计有机肥需求量。他说,“截至目前,已统计1500袋,每袋比市场价便宜15元,质量还有保证。仅这一项,就能为全村群众节省种植成本近20万元。”

  据了解,今年双州村枸杞种植面积将达到3575亩,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80%,村民人均来自枸杞的纯收入将达到1.4万元以上,枸杞产业已成为双州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我们党支部一直注重把素质好、能力强的农村党员培养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主心骨’,把青年产业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以点的辐射、片的聚焦、带的链接凝聚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发展零农残枸杞。”双州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林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双州村村办合作社成为全乡枸杞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带领全乡枸杞种植户发展零农残枸杞,为打造全乡零农残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瓜州枸杞品牌提供双州经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