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陇上烟火城】如画临泽 诗意生活

 2021/04/28/ 06:3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陇上烟火城】

如画临泽 诗意生活

丹霞奇观

戈壁天堂

  春风吹生,春林初盛,祁连山下黑河水系冲积形成的一带走廊,在清粼跳跃、顺势而下的雪水中,绿意盎然,顾盼生姿。其间,南屏祁连险峻,北蔽合黎奇峰,被戈壁和荒漠紧紧相拥着一块碧玉般的沃土,就是临泽。

临泽黑河烟林景区

  云间烟火

  四季风景如画

  地处西北腹地,在祁连、合黎两山的呵护下,在终年雪水和不息黑河的滋润里,在勤劳淳朴的劳动人民不懈的努力和建设下,临泽长成了江南的清秀模样。

  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我想,如果卷舒随意的云懂得取舍,那它定也会流连于繁花灼灼春光熠熠的初春临泽;如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江南的标配,那临泽早就“胜似江南”了。

  “乱花”随风“落英缤纷”,浅浅的沙尘在几场细雨里也悄然落定,清新的“绿”开始在天地间挥毫泼墨时,夏天来了。眼帘里,脱了鹅黄底子的墨绿是那样的葱茏葳蕤,浓浓地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远处田野,拔节抽穗;近处荷塘,浮伞噙露。当我们还在迷恋它“接天莲叶无穷碧”亭亭风姿,隽秀韵致,回首竟又已是“出水芙蓉香暗度”了。

  如果说临泽的春夏是迷人的,那秋天的韵味值得细品。飒飒秋风里,南徙的雁群从空中飞过,把大大的“人”或者“一”字形,书写在高远的天空上,天空便多了一份动感的写意;人心,似乎也在这水墨般的写意中翩跹。

  当胡杨金黄的叶子染亮了十月碧蓝如海的天空,孩子们就在清凉的西风里张望,企盼着北风从更远的远方日夜兼程。冬天,就在雪花的歌声里一唱三叹地信步而来。落入悲伤人的眼是阑干风冷雪漫漫,撞进欢喜人的怀则又是琼花吹落满世间。

  临泽不仅有春华的浪漫、秋实的丰盈、四季的绚丽多姿,还有群山的逶迤、峡谷的雄奇、川流的迂回妩媚。不必说黑河烟林,流沙春望,不必说峡谷奇观,暮鼓晨钟,单是响彻华夏的七彩丹霞就足以迷醉天上人间。

  无论春夏秋冬,晨夕午晚,雨霁雪晴,当你走进丹霞,登高远眺,俯首凝视,徜徉静伫,总能领受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它在北国落霞与幻色、飞鸟与雪峰中展示雄奇壮美;它也在烟雾迷蒙初云间、雨雪霏霏漫罗衫中展示俊秀明媚。你行走时,在人移景变中,可以领略它原始夸张而野性的色彩美景;你静默时,在皑皑白雪覆盖着的祁连山与周遭大片荒芜的映衬里,又可安享它独有的苍凉风情。真是“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名不虚传!

 

炒搓鱼

 

油糕

  尘世烟火

  美食香飘四野

  临泽是一个喜爱美食的小城。

  司马迁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这里生活的百姓是典型的西北胃。平时以面为主食,就拿加工的生面来说,就有拉条子,搓鱼子,炮仗子,香头子,长面,碱面,荞麦面,行面,黄面,丁丁面,斜花面,杏壳面,菠菜面,转刀面,钢丝面,真是顿顿有“面”,“面面”不同,林林总总就能凑成一篇脍炙人口的快板说词。再经过聪慧能干的主妇们灵巧的双手烹饪,它们就又变成了美味的大肉面、牛肉面、卤肉炮仗、干拌面,炸酱面、臊子面,炒面、烩面、揪面片、干面、小饭、葫芦面,鸡汤面条香又鲜,炒搓鱼、炒拉条,再来一盘黄凉面,拌着酸溜溜的陈醋,就着香喷喷的油泼辣子,吃得那真是一个爽快!

  一个热爱饮食的城市,必定是生气十足活力四射的。当晨曦初现,临泽街头小巷就已被氤氲在或浓或淡热腾腾的雾气之中。这里牛肉面依然独占鳌头,但智慧的饮食人又结合临泽民众的口味开发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大肉面。在一清(汤)二白(拉面)三红(辣椒)四绿(香菜换作豆角)的基础上,加以五黄(油炸豆腐条),重质又重量,备受大众青睐。除此,豆浆、油条、菜盒子、水煎包、豆腐脑、油泡泡、五谷米粥、小咸菜,也闪动着诱人的光泽,让从睡梦中醒来还略有迷糊的人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新的一天就在那一碗碗清香四溢的早餐里拉开了激越的序幕。

  薄暮时分,最热闹的地方要数浙商广场和金泽广场。闪烁的霓虹灯夹杂在高低回响的吆喝声里,光与影都洋溢着说不出的烟火气息。收工的人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流连于这名副其实的烟火之间。只见炉火上各种的肉、菜发出“嗞嗞”的声响,炒拨拉、油糕、臭豆腐、酿皮子、麻辣串串、冰糖葫芦牵动着徜徉其间的人。坐在地摊边撸串,在肆意横流的啤酒泡沫里,聊一段尘封的往事,想念一个远去的背影,忘记时光,纵情此刻。在这里,三五杯下肚,人们就已轻轻卸下工作中的负累,呼兄道弟,猜拳行令,实在是人生之快意。而夜风里翻飞的酒幌,一上一下拨动着不眠人的心弦,在推杯换盏里,在与星和月的对视里,把那些纠结缠绵的心事,或深或浅地印刻进岁月的年轮。

临泽美景

  节日烟火

  生活诗意丰盈

  处于河西走廊中段的临泽,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商业曾一度繁荣。在南北商客迎来送往的过程中,有关的民风、民俗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再经文人墨客描绘,这些民俗变成了复合的载体,成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风俗画卷。

  在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节日里,燃放烟花等在民间自是必不可少。除此,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每逢节日都要洒扫厅堂,添置新衣,宰杀家畜、炕花馍、蒸面桃,操办各种食品,把“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印证在餐桌上,碗碟里。除夕夜,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之余,各个村庄的居民会在子夜时分“打醋汤”,由一家之主掌一个硕大的铁勺,从火炉间取出一块烧红的石头,当把老陈醋泼上灼热的石头,立刻一股浓郁的酸味就挥洒飘散开来。一家人穿戴整齐,跟着家主走进堂屋祈福,走进卧房祝告“身卧福地,子孙绵长”,来到牛圈、羊圈,祝祷之言又变为“牛羊满圈,六畜兴旺”。

  除去这些重大节日,作为一个烟火小城,民间还有许多的节日。如农历正月二十“补天节”,这一天家家摊煎饼祭献,以示补天;二月二,有万物萌动之说,农村家家要做上香喷喷的油炸鸡蛋烫面葱花饼祭土地神。这一天民间还有“龙抬头”一说,男女老少理发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三月十五“灵山节”,许多村堡在这天跳灵山,据说可以活地脉。五月十三“磨刀节”,预示农民要开镰收割。六月初六“晒肋巴节”,许多人去沙窝中烫晒,据说可治腰腿关节老寒病。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要给老人置办御寒冬衣。“冬至”过后,即交 “小寒”“大寒”节气,北方即进入最寒冷的季节,有识字人的家庭,挂起“九九消寒图”,每个字均为九画,每天用红笔描一画,叫“数九”。八十一天过去,九个字都描完,“数九”结束,迎来“立春”。

  你看,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人们不用刻意地准备什么,等待什么,为劳动而欢歌,为创造而庆贺,为生活而欣喜。人们不会以得失为怀,以贫富为界,人们愿意让热爱长存心的深处,听任性情率意自由地流露,这不就是海德格尔说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吗?

临泽县城

  历史烟火

  英雄历代传颂

  临泽,有县的建置已经有二千一百年的历史了。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以“昭武”作县名,一直沿用到西晋王朝立国之始,晋武帝司马炎尊司马昭为文帝,为避文帝讳,才将昭武县易名临泽县。公元400年,李暠的西凉与沮渠蒙逊的北凉开始燃起战火,争夺黑河以西及临泽一带前沿要冲。从此,拉开了临泽历史变迁的序幕。长达二十年的战火以蒙逊于蓼泉杀死李歆告终。有临泽县清乾隆年间的贡生乔彦《蓼泉古城》诗为证:“此处西凉起战尘,七千劲卒顿成嶙,冠军祠内都奇节,不及旌忠狄道辛”。

  沿着临泽黑河北岸明长城前行,经过平川堡、柳树堡、明沙堡、板桥堡、古城堡等地,我们看到长城两侧一定距离设有一个城堡,并建有烽燧,再往北走,途经板桥北沙滩和合黎山,在荒漠戈壁和群山丘陵也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墩”。从外形上看,它们绝大部分为覆斗形,个别为方柱形,且有瞭望孔;从建材上看,它们有的用土块码砌外裹泥或夯土筑成,有的用红柳、棘草或芦苇加砂砾层层叠筑,还有的石块垒砌,夹杂以少量的杂草和泥。这些就是明汉时期征讨河西地区匈奴时修建的长城和烽燧。千年岁月的风沙侵蚀使它们早已失去了往日雄伟的形象,但历经战火硝烟的古朴沧桑面貌体现出其浑厚深沉的内质,让它们散发着独具特色的魅力。

  驱车向南,在祁连山脚下梨园河谷山坡,我们会看到横卧着一道夯土筑成的墙,犹如蛇龙自山脊腾泻而下,蔚为壮观。这道长300米,高约2米,底宽3米,顶宽1.5米边墙就是有名的“关栅口”。史书记载:此墙成型于明朝,后由康熙时期官员孙上疏和张勇根筑起,东起扁都口,西至嘉峪关的南山边墙,并安木栅用来抵御外族的入侵进犯,保护河西的安宁。

  行走在临泽村镇街巷,我们会看到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庄严的烈士墓,也会看到拴马桩、红军井、红军战壕,这样的历史遗迹比比皆是。这些遗迹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被充分体现、凝练和升华的诗篇。红色文化,环绕在这高低起伏的祁连山间,流淌在这蜿蜒绵长的黑河水中,播洒在临泽的角角落落里……

  那天,不经意翻翻辞典,发现“烟火”有四种释义:炊烟,泛指人烟;熟食;焰火;烽火。看到这些内心竟涌起一丝莫名的感动,因为如果配以“画”,它们就完整地表达出了临泽这座小城留给世人的印象。

  我深深迷恋着,这片如诗如画朝气蓬勃的家乡土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