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了不起的你】“60后”胡雪峰:灯火背后追光人

 2021/05/01/ 08:01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郭秀睿 通讯员毛蕊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郭秀睿 通讯员毛蕊

  奉献热血青春,坚守电力一线,这是58岁的胡雪峰人生轨迹的真实写照。

  他从小与“电”结缘,长大后投身电力一线,一干就是37年,对兰州市电力系统的通讯传输信息了如指掌,为点亮万家灯火付出了半生岁月。

  一辈子与“电”打交道,临退休依然割舍不下。胡雪峰还在努力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继续发“光”发“热”。

胡师傅和徒弟在现场交流

  4月的兰州春暖乍寒,胡雪峰习惯性地打开一包伤湿止痛膏,挽起裤腿贴到膝关节上,然后起身下楼去上班。早年在野外工作,让他患上了难以根治的风湿性关节炎。尽管留下了伤痛,但每当谈起“电”,他脸上的笑容总是由心而发。

  “电力圈”长大 一家“光明使者”

  出生于1964年的胡雪峰,父母都是电力工人。在电力大院长大的他,耳朵里听得最多的东西都与“电”有关。

  20世纪60年代,电力工人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基本没有专业工具,人手也不够,架设线路的材料只能靠大家喊着号子、肩挑人扛运上山,父母一外出工作就是好几天。

  “父母经常在外工作,一家人很少能凑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每年过年的时候,父亲会在一线,守护万家团圆的灯火。”胡雪峰回忆,“小时候只要听到通电的地方多了一处,我内心就感到无比自豪,觉得我父母干的都是大事。”

  胡学峰打小就崇拜身为电工的父母,他小时候在作文里写道:“父母当电工,长年累月在外作业,翻山越岭,不能长期陪伴在我身边,但他们给更多偏远地区的人送去了‘光明’,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名电工。”

  因特殊的生活环境,从一开始,“电”就在胡雪峰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注定了他这一生难以割舍的“电力”情结。

胡雪峰与同事们在野外作业时简单用餐

  坚守岗位 见证电力变革

  1984年,胡雪峰从包头机械工业学校无线电专业毕业后,分派到甘肃国营前进机械厂工作。两年时间,因其专业成绩优异,被选调到了兰州市供电局。他也从一个懵懂“学生娃”成长为了“胡师傅”。

  电力是城市发展的“晴雨表”,通信畅通至关重要。胡师傅的工作是为电力的安全生产运行提供通信传输保障,也因此,他需要长期驻扎野外。

  “从电力载波到光纤通信改革,那几年过得真不容易。”谈及电网改革那几年,胡雪峰记忆犹新。五六个人一组,每天凌晨就要赶到作业现场,经常靠几个干馒头、白开水支撑到作业结束。

  虽然辛苦,但大家干劲十足,每次作业结束都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胡雪峰双膝患上了无法根治的风湿性关节炎。

  “最开始没有在意,只想着如何把任务完成。年轻嘛,总觉得身体很好。”胡雪峰说。从业30年来,他总是把工作摆在第一位,参与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抢修任务,多次消除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

  胡雪峰也由此创造了电力通信作业安全生产9897天的佳绩,2007年被评为“兰州供电公司高级人才”。

荣誉证书

  有时候,胡雪峰也会觉得,当一名电工,是不是太平凡?但2008年的一场经历,让他彻底坚定了对这份职业的看法。

  那年,湖南发生雪灾,他被紧急派往当地抢险。“没电,城市设施瘫痪,火车停在高架桥上,老百姓看到抢修工人眼里都在发光。”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身为电工的荣耀油然而生。

  15天时间里,为了尽快抢修电路,胡雪峰和同事们背着20公斤的设备徒步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寒风中抢修,徒步返回。天寒地冻,他也从未懈怠,因为他走快一步,重见光明的时间就会提前一秒。

  正是这一场特殊参与,胡雪峰坚定了将“电工”干到底的决心,他对父辈们夜以继日,不求回报的坚守也有了全新的理解。

  兰州轨道交通建设时期,暴雨中抢修通信设备;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一级主干通信光缆中断……在急难险重的时刻,胡雪峰总是冲锋在前,带领班组人员快速恢复供电。

  从通讯工区载波班副班长、通讯工区检修专责、经营管理部工程专责,到工程部经理,再到兰州供电公司倚能集团变电分公司通讯自动化专责,胡雪峰亲历了电网改造、村村通电等重要时刻,见证了电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全部过程。

  一路走来,有喜悦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挫折,有坦途也有荆棘,但胡雪峰为电力事业发展而努力的初衷始终未曾改变。有着26年党龄的胡雪峰,因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工作标兵。

翻山越岭抢修电路是常态

  余热生辉 一本特殊的“成长册”

  随着电网覆盖范围的增大,电力技术的革新也步步紧随。

  一次,正在看工程图纸的胡雪峰听到新来的徒弟们都在讨论“猫”,他心里犯起了嘀咕,上班时间怎么总说“猫”的事?

  “师傅,我们说的是光猫,就是您经常给我们讲的解调器。”听到徒弟们的解释,胡雪峰恍然大悟。同时,他也感觉到自己“落伍”了,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要学习新技能、新知识!

  为了尽快掌握新技能,胡雪峰将新知识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时不时拿出来查阅。他说,虽然他临近退休,但仍必须不断成长,这本笔记就是他的“成长册”。

  光猫、OPGW光缆,ADSS光缆、SDH光传输设备,PCM接入设备……每天,胡雪峰都会提前一小时到岗,翻开自己的“成长册”,温习几遍知识,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是师傅也是学生,社会千变万化,只有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胡雪峰说。

  他的学习精神也影响到了女儿胡玮玥。爷爷和父亲一生奉献于电力事业的精神令她备受感动,自小就对电力事业有亲切感的胡玮玥,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后,本想去外地工作的她,在父亲的劝说下,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兰州市供电公司。

  接力棒,在责任与奉献中开始了新的传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