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
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了左翼电影运动,并摄制出一批反帝反封建影片。
1931年9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色区域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电影部分中,确定了左翼电影应当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知识分子的出路。1932年,夏衍、阿英、郑伯奇进入明星影片公司;次年春,以夏衍为首的党的电影小组成立。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在全国人民抗日爱国热情影响下,上海电影界人士也深感充满封建思想意识、一味宣扬神怪武侠的中国电影已趋没落,反映现实的影片成为时代的需要。就在这时候,党的电影小组除全力向明星、联华、艺华等影片公司提供电影剧本外,在理论建设、电影评论队伍输送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从而进一步团结了电影界知名人士和主要创作人员,为1933年左翼电影创作高潮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1933年,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大约35部影片,遵循了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表现了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这批左翼电影的代表作有:夏衍的第一部电影剧作、描写农村阶级斗争的《狂流》,蔡楚生的成名作《都会的早晨》,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的《三个摩登女性》和《母性之光》,郑正秋编导的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姊妹花》,沈西苓编导的描写包身工生活的《女性的呐喊》,孙瑜编导、体现广大人民抗日救亡要求的《小玩意》和反映人民团结抗日愿望的《大路》,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程步高导演的《春蚕》,阿英编剧、李萍倩导演的农村题材影片《丰年》,阳翰笙编剧、洪深导演的反封建反土豪影片《铁板红泪录》,费穆编导、暴露旧社会都市黑暗的《城市之夜》,夏衍编剧、沈西苓导演的暴露都市生活贫富悬殊、阶级尖锐对立的《上海二十四小时》。此外,还有《香草美人》《压迫》《盐潮》《脂粉市场》《前程》《时代的儿女》《野玫瑰》和具有反帝思想的《民族生存》《肉搏》《中国海的怒潮》等。
1934年至1935年,随着国民党政权对左翼电影运动迫害的日益加剧,左翼电影创作面临更大的困难。尽管如此,仅明星、联华和艺华三大公司,两年中仍然拍摄出了《同仇》《女儿经》《乡愁》《船家女》《劫后桃花》《渔光曲》《黄金时代》《逃亡》《人之初》《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都市风光》等大约25部具有一定思想和艺术水平的影片。 (青 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4月21日【词典】电影装置论
- 2020年11月06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漆子扬新著《唐诗三百首词典校注》出版
- 2020年06月17日【词典】电影文学
- 2020年05月06日【词典】戏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