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融媒体

甘肃红色印记(12)|寺村塬革命委员会

 2021/05/14/ 10:45 来源:新甘肃

  》》》》点击下载微海报原图

  1932年3月中旬,陕甘游击队在陕西渭北转战月余后回师陇东。此时的陇东因军阀混战遭到空前的浩劫。军阀陈珪章在兰州被孙蔚如部杀死后,其在陇东的残部变本加厉向当地人民索粮派款,横征暴敛。陇东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抗粮抗款的斗争。

  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见陇东革命形势高涨,遂改变原定出击陕西旬邑的计划,决定留在陇东,就地发动和组织农民攻打国民党正宁县政府所在地山河城,开辟革命根据地。3月19日,陕甘游击队同寺村塬一带“民团”及群众兵分两路进攻山河城,由于向导迷路,错失战机,第一次攻打山河城失利。晚上,陕甘游击队撤退到正宁县西坡,队委会研究制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红军陕甘游击队开赴正宁南塬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土豪劣绅;将自发组织的农民“民团”改编为赤卫军,以配合红军的武装斗争;立即实现陕甘游击队的纲领;发动和组织群众,准备再次攻打山河城,拔除敌人的据点;在正宁南塬一带成立革命委员会,创建陕甘边红色政权。3月20日,红军陕甘游击队来到寺村塬,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将“民团”改编为赤卫军,成立赤卫军总指挥部,杜兴邦任总指挥,巩世信、张进元任副总指挥。

  3月22日,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在新庄子召开寺村塬一带72个村镇的五六百农民代表和游击队指战员共1000余人参加的大会,选举产生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宣布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又称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李杰夫任主席,张进元等任副主席,标志着陕甘边区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领导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的粮食、牛羊及财产等分配给农民,镇压恶霸豪绅,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响应。

  4月13日,在赤卫军和当地群众配合下,谢子长按既定计划,率领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二次攻打山河城。山河城内守敌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顽强抵抗,陕甘游击队连攻两日未克,第二次攻打山河城战斗失利。陕甘游击队退回寺村塬一带休整,并在陕甘交界开展游击战争。下旬,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人杜衡来到陕甘游击队驻地视察,撤销了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和谢子长的总指挥职务,派谢子长到靖远开展兵运工作,将部队分为三支队和五支队。

  1932年5月,国民党部队向红军陕甘游击队发动“围剿”,为打破敌人进攻,中共陕西省委决定重建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任命刘志丹为总指挥兼中共队委书记,李杰夫任政委。在刘志丹指挥下,红军陕甘游击队在陕甘边区转战7个县,挺进700里,历经9次苦战,于月底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游击队发展到1500余人。

  正当陕甘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步形成之际,杜衡认为陕甘游击队在山区建立根据地是“执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命令红军陕甘游击队东进陕西韩城一带,在平原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致使陕甘游击队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遭受惨重损失,队伍锐减到200余人。

  7月10日,陕甘游击队在宁县盘克塬与西华池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会师部队开赴寺村塬游击根据地的湫头、南邑一带休整,队伍发展到500余人。

  7月23日,李艮受中共陕西省委派遣,到陕甘游击队担任政委,传达省委关于“红军开始演习阵地战和平原战”的指示,指责刘志丹等人是“逃跑主义”“上山路线”,予以批判和打击。在“左”倾错误的干扰下,陕甘游击队面对敌人的“围剿”无法做好迎战准备,敌人乘机占领了根据地的交通要道,完成了对陕甘游击队的进攻部署。

  1932年8月,李艮命令陕甘游击队强攻王郎坡,死守五顷塬,遭敌猛烈围剿。游击队被迫退到三嘉塬,后借大雾突出重围,转移到陕西旬邑县马栏镇,部队仅剩200余人,寺村塬革命根据地丧失,革命委员会中止。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虽然存续时间不长,但它是党在陕甘边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标志着陕甘边区第一块游击根据地的诞生,对陕甘边区游击战争的发展和红色政权的正式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张永平)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第一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