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会宁会师旧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泳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圣地,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
6月11日,“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行进式采访报道团来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重温长征历史、会师历程,用笔和镜头记录着会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实践。
一大早,会师旧址内已经人潮涌动,一个个来自省内外的团队在这里追寻历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铭刻着红色记忆,凝结着红色传统。大会师成就了会宁“会师圣地”的崇高荣誉,为会宁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造就了会宁在红色旅游中特殊而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会师旧址内,有历经风雨的会师楼,有飞檐斗拱的会师联欢会会址,有傲视苍穹的三军会师纪念塔,有气势宏伟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规模宏大的将帅碑林长廊……
自2008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共计接待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其中,3万多个团队的党员、干部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今,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已成为重温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长征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历史文物展览。
“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和战士的坚定信仰,红军才战无不胜,走向新的胜利……”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曾获国家表彰的女子讲解队队长杨婷,讲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无不诉说着革命先烈们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会师塔前,来自兰州市某单位的党员干部们正在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如今,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成为人们追寻历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的热门打卡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每天有7000到1万人前来参观学习,最多的一天来了35个团队。”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宣教科科长陈建欣介绍说。
游客参观。
红色资源是红色基因的“孕育地”“储存库”,每一处红色遗址、每一件红色文物,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的思想情操。陈建欣说,今年,会师旧址管委会搭建了形式多样的载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革命教育活动,通过耳濡目染使革命精神入耳入脑入心。
杨婷说,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还得创新方式方法。会师旧址将努力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使“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构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新型教育模式。
“今天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还观看了一场红色故事会。”从山东专程到会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老党员齐小棠说:“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让我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领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坚定了理想信念。”
红旗漫卷,奋进正当时。陈建欣表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将以更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建党百年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以更高标准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热烈氛围,讲好长征的历史、讲好会宁大会师的历史,以更高的要求凝聚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讲解员讲解历史故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5月16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华池县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教育品牌
- 2021年04月30日用活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平凉党员干部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 2021年03月26日【微言】用好红色资源 讲好党史故事
- 2021年03月24日庆阳市将打造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