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在省博,“追最美的星”

 2021/06/15/ 21:18 来源:新甘肃 记者 施秀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今天上午,省博物馆里上演了一场“追星大战”。

微信图片_20210615161603_副本.jpg

展览开幕式现场。

  当天,由省文旅厅、省文联主办,省博物馆、何鄂雕塑院承办的“一心向党 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在这里开展,84岁高龄的何鄂先生用她的80多幅作品,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展厅里,观众再熟悉不过的《黄河母亲》,刻画“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治沙人形象的《时代楷模·八步沙》、反映2020年抗疫故事的系列雕塑、以新疆喀喇昆仑卫国英雄群体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山河》等近年来创作的新作,一个个、一件件仿佛会“说话”,讲述着众所周知的故事。

  特别是,歌颂为中国革命壮烈牺牲的西路军将士们的《永恒祁连》、表现战士们激战祁连山下的《血祭祁连》、表现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艰难行进的《夜茫茫》、体现革命军人不屈军魂的《军魂》等红色经典雕塑作品,以及56张有代表性的红色雕塑图片,生动反映了何鄂——这位人民艺术家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

以新疆喀喇昆仑卫国英雄群体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山河》《2020疫·殇》。

《陇原卫士》。

  开幕式上,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说,“几十年来,何鄂以饱满的艺术激情,守正创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创作了大量融合西北风格、敦煌元素和女性视角的雕塑艺术精品,传递出艺术和生命的律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何鄂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的杰出代表,是从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文化名人。在长达60多年的雕塑生涯中,她创作出了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雕像作品。

  “在西北艺术学院就埋下了一颗‘艺术为人民’的金色种子。”何鄂深情地说,她是党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代文艺工作者,在甘肃66年,沿着前人的足迹,不断地感动着、醒悟着、行进着、创造着,一路走来,雕塑着中国共产党的先烈们、先驱们,雕塑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创造者,雕塑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者、创造者,雕塑着共和国的保卫者、捍卫者……

  何鄂说,在敦煌工作的12年,让她顿悟到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精髓就是两个字“创造”。

  遍布全国的每一件雕塑作品,就是最生动的注脚。

何鄂雕塑题材丰富,此为《绣花女》。

何鄂雕塑题材丰富,此为草圣《张芝》。

何鄂雕塑题材丰富,此为《草原之子》。

  矗立在兰州黄河之滨的大型雕塑《黄河母亲》,是何鄂的巅峰之作,更是黄河和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早已载入中国雕塑和世界雕塑的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与此同时,何鄂创作的200多件雕塑作品分布在20多个省(市、区),以多彩的图画、凝固的音乐、铿锵的诗歌、飘逸的舞蹈,成为传承文明、启迪心灵、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今,何鄂先生已84岁高龄,却依然在坚持创作。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文化强国的征程中,自己能够奉献给时代的,唯有雕塑!能够奉献给人民的,唯有雕塑!”何鄂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博物馆久久回荡,“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民族和国家,新的时代需要有反映新时代的文化。我希望给这个时代留下一些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精神的雕塑作品。”

  展览馆内,观众们或凝神驻足、或拍照留存,慢品细赏每一幅作品。眼尖的观众发现何鄂先生在场,一路“追星”,纷纷要求合影留念,何鄂微笑着,与大家一一合影

  那一刻,真美!

展览一角。

何鄂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