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丽:讲述红色南梁,是我的光荣
2007年,在山东海边长大的我,和丈夫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安家,成为南梁镇高台小学的一名80后教师。
一踏上南梁这片红色热土,我的内心便涌动莫名的激动。到学校报到后的第二天,我来到南梁革命纪念馆参观。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梁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这段历史,在南梁革命纪念馆里有详细介绍。但在当时,纪念馆里能够系统讲解这段革命历史的仅有馆长刘玉郝一人。刘馆长的地方口音重,当时我就想,如果要把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历史讲给全国人民听,纪念馆就需要补充会讲普通话的讲解员。一个月后,华池县招聘专职讲解员。得知消息后,我马上报了名,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华池县第一批专职讲解员。
语言问题是我讲解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老馆长刘玉郝是我学习讲解的老师,但我听他的讲解比较吃力;游客们讲什么,我一开始也听不懂,更谈不上沟通互动了。同时,我的普通话夹带着山东口音,发音也不标准,影响了讲解效果。
于是,我一边跟老馆长现场学习,一边找相关资料做功课。白天老馆长讲解时,我用手机录下来,晚上请同事帮我“翻译”,一句一句学习、整理。一有时间,我就听广播练习普通话,看电视播音员如何播报、对着镜子练口型。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学习,我终于过了知识关和语言关,还整理撰写了南梁革命纪念馆第一本完整系统的讲解词。
2009年5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在那一年,我接待了一批来自陕北的游客,一位古稀老人的举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看到纪念碑上自己长辈们的名字时,老人掩面而泣。他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断重复说:“谢谢你们,让世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从那以后,每次带游客来到纪念碑前,我都会停留一段时间,带大家大声念出纪念碑上革命前辈的名字,用心致敬这些最可爱的人。我更加认识到讲解工作的意义,为从事这份工作而感到自豪。
很多来南梁革命纪念馆的参观者都是怀着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他们希望重温波澜壮阔的陕甘边革命历史,追忆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这给我们的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要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让游客不仅能够系统了解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故事,而且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体验与感悟历史。
每次讲解之前,我都会尽可能地去了解服务对象:他们从哪里来,哪个年龄段的居多,从事什么职业等。这会帮助我尽快确定讲解的方向和重点,也有助于增进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
如今,我已为近三十万名参观者宣讲了陕甘边革命历史,并带起了一支业务过硬的讲解员队伍。我们要用心讲好这一段革命历史,让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2021年7月7日第20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6月30日【百年大党·堡垒(11)】列宁小学:传承南梁奋斗精神
- 2021年06月18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阳:弘扬南梁精神 奏响发展强音
- 2021年06月10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行进式采访报道】南梁: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