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珍在喂鸡。近年来,依靠当地有利的自然资源,李宝珍的合作社探索出林下养殖的致富模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通讯员 王丽丽 孟英英
初秋清晨,雾锁山头、空气清新。走进位于岷县马坞镇旧庄村的绿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一眼就能看到毛色光亮的土鸡穿梭在树林间,争先觅食。山林间的鸟鸣声、鸡叫声此起彼伏,别有一番趣味。
“从2012年在土炕上养脱温鸡,到后来温室大棚养殖,到现在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了,规模也越来越大了。”合作社理事长李宝珍高兴地说。
成立于2012年的岷县绿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处位置植被良好,常年空气质量优良,号称“天然氧吧”。在这个“天然氧吧”里,占地40亩的养鸡场,给鸡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除了晚间归圈,几乎所有时间,鸡都在草地、林间自由活动、自在生长。这种方式养殖的鸡生长速度放缓,肉质更加优良。
李宝珍说:“我现在养的鸡是杏花鸡,喝的是天然矿物质水,吃的是小麦、玉米、燕麦这些东西,没有任何添加剂,肉品质自然好,也深受市场的欢迎。”
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一步步摸索、一点点积累,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并于2015年注册成立了岷县坞山珍禽原生态有限公司。为进一步打开销路,李宝珍多次赴兰州、定西等地洽谈合作,终于和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养殖的杏花土鸡供不应求。
李宝珍算了一笔账:“去年养的脱温鸡出售10万只,成品鸡是6000多只,一年的销售额大概就是二百多万,合作社每户分红400块钱,一共分红就是94户人、37600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从小生在马坞、长在马坞的李宝珍,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让乡亲们也富起来。除了给农户支付每年4000元的闲置土地租用费外,李宝珍还请一些乡邻在鸡场务工。
李蛋蛋是岷县绿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务工人员之一,他介绍道:“我在合作社干了三四年,一个月挣3000元,活也轻松,一年下来挣36000元,满意得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岷县马坞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推进林下养鸡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持续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马坞森林资源丰富,为当地群众发展林下养殖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