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理论】积极推进甘肃“双碳”绿色发展战略

 2021/09/28/ 07: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姚丽娟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甘肃“双碳”绿色发展战略

  姚丽娟

  合理规划长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逐步实现减碳脱碳,强化行政引导,普及绿色低碳理念。

  从碳排放达到峰值到碳中和即净零排放,甘肃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也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加速转变的巨大机遇,用好机遇倒逼绿色低碳转型和技术创新,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实现甘肃低碳零碳社会的建构。

  合理规划长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甘肃生态脆弱,产业结构转型压力大,碳达峰的时间点和峰值,直接决定甘肃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转变的可用时间和需要完成的减排体量。因此,碳达峰的行动方案必须在碳中和目标的指引和约束下统筹规划,制定与自身目标和方略相契合的长期碳中和发展战略,依据各区域产业布局和自然资源禀赋,确定各自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各区域差别化和包容式协同共进,推动甘肃逐步走向碳中和。

  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碳中和主要通过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汇、碳循环等方式推进,其中最关键的是碳替代,即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新能源价格的补贴以及国家电网的体制机制突破,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关隘、电力体制机制、产业竞争力等问题将逐步解决,甘肃新能源产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机遇。甘肃具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河西走廊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要提前布局、把握机遇。一方面,依托已经发展起来的风力和光伏发电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同时通过技术、制度、体制等方面的提升提高消纳能力,解决风力和光伏发电当前的困局。另一方面,可以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率先建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吸引大型数据中心等高耗电基础设施优先布局在甘肃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同时积极争取东部高能耗产业向甘肃新能源发展较好的区域转移,促进可再生电力就地消纳。

  逐步实现减碳脱碳,有效控制碳排放。要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一方面要大力节能,通过引进先进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实现技术上的节能;通过产业结构转型,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抑制煤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要提高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减少煤炭消费量,实行对黑色能源的持续替代,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发力,以大幅降低煤炭消费需求。此外,还要大力推动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基建、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通过在电力系统、运输系统等领域实现智能化,应用大数据等技术调解监测碳减排情况等,促进终端用能部门深化电气化趋势,趋向净零排放。

  强化行政引导,完善制度保障。甘肃要对现有的政策、制度和机制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进行梳理和完善,使其不断符合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借助行政手段,在不断形成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同时,通过政府行政规划、行政评价、行政扶持等行政措施加以引导,运用行政权力对低碳发展转型中市场主体行为、市场活动等进行审核、监督、管理,针对行业出台更详细的碳核算指南,督促行业积极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从政策层面倒逼和引导行业低碳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序推进。

  树立企业绿色低碳意识,普及全民绿色低碳理念。碳中和导向下的能源和经济变革必然改变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动态和评价体系,影响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和竞争力评估。企业生产的产品碳含量指标的高低会成为与成本、质量和服务同等重要的因素,金融的投资方向也将使高排放行业和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而企业确立碳中和目标并自觉行动,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竞争优势。因此,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自发开展低碳行动,企业自主承担社会责任,公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负责、全民推进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推广普及碳中和知识理念,关注全民的碳中和行为,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环境责任意识,提高甘肃的碳减排空间和潜力。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碳中和目标下甘肃高质量发展研究”21ZC06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