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黄土高原“韭黄村”里的乡村治理密码

 2021/12/20/ 15:21 来源:新华社 记者宋常青、任延昕

  新华社兰州12月18日电(记者宋常青、任延昕)清晨,初冬的西北黄土高原上,空气里带着寒气。56岁的张惠民吃完早饭,裹紧大衣出了家门。他在自家韭黄地头架起火堆,备好满满一大铁壶热茶。

  张惠民住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的张家大坪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韭黄村”。今天是村里的韭黄开镰丰收节,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

12月15日,在兰州市西固区张家大坪村,农民搬运刚收割的韭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几天前,乡亲们已经商量好,今天第一个帮张惠民收割韭黄。干完活休息时,围着火堆喝会儿热茶,是当地村民冬季劳作时的习惯。

  韭黄是韭菜经软化栽培后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会变成黄色。在张惠民所在的中国西北地区,人们喜欢在冬至日前后吃一顿韭黄馅儿水饺。

  上午10点左右,十几个身影三两结伴地走近。大家在火堆旁聚成了圈,哈着气,聊着天。

12月15日,在兰州市西固区张家大坪村,农民们在农田里整理韭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等到正午太阳高升,韭黄地里的霜气逐步退去。人群中喊出一句“开干了”,大家拿着各式“家伙什儿”,跨进张惠民的农田里。

  伴着响亮的号子声,一队人拿草叉推开农田上覆着的厚厚麦草,另一队在田垄上挖出一道道沟渠。村里的“老把式”们将镰刀插入沟渠间隆起的土堆,握住长柄向后拉拽,鹅黄的韭黄这才露了头。戴着五色头巾的妇女们紧随其后,用绳子把韭黄扎好,码放在一旁,等待通过电商销往外地。

  张家大坪村已有40多年种植韭黄的历史,并且依然延续着“麦草覆盖”的传统办法。一年只收割一茬,这样产出的韭黄香味独特、鲜嫩可口,深受市场欢迎。

  “收韭黄可是每年冬天最大的工程。”张惠民说。用传统的方式种植韭黄,需要在秋季最后一茬韭菜收割后,在地里覆盖上数十厘米厚的麦草。收割韭黄时,光清理麦草这一项工作,就需要十几个青壮年一起协作。

  然而,就在几年前,因为古法种植费时费力,村里的青壮年又都去了附近城区务工,每年冬天到了收获季,村里连收割的人手都凑不够,“韭黄村”传统难续。

  “发展产业才能兴乡村,赚不到钱就更留不住人。”张家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张惠鹏说。于是,他带领村干部,成立了韭黄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聘请农技专家,教村民如何防治韭黄病害、用药用肥……

  在科学种植理念的带动下,张家大坪村韭黄种植面积扩大到500多亩。种植规模大了,需要的人力更多了,单靠一家一户的劳动力,根本没有办法收割。

12月15日,在兰州市西固区张家大坪村,农民们展示刚收割的韭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为了调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们开始在日常的工作中“发力”。他们到农家炕头、田间地头与村民聊家常,帮大伙解决矛盾、拉近感情,同时,通过组织村民议事会议、合作社股东大会等形式,增强村民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大家感情好了,劲儿往一处使。到了关键的时候,互帮互助就变成了默契。”张惠鹏说。

  现在,每年冬季的韭黄开镰节成了张家大坪村最具仪式感的“社交盛会”,附近务工的年轻人都会专程返乡。大家帮完东家帮西家,一直忙到春节前。

  韭黄种植不仅成为村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也在成为乡村发展的助力。村民们的口袋鼓起来的同时,因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的村子空心化问题逐渐缓解,村民间互帮互助的美德,也在日益显著地发挥作用。

  西固区区长毛玉铎说,产业兴旺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传统公序良俗的巩固,让乡村治理更有成效。

  张惠民家中的第一亩地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割完成了。他算了笔账,家中的7亩地今年保底收入能超过20万元。

  晚上,他招呼乡亲们去家里吃韭黄馅儿水饺。大家围坐在炕台上,聊起收成和家长里短。蒸腾的热气里,满是热络的邻里乡情。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