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们回家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省本轮新冠疫情患者清零背后的“守望者”
关爱患者
康复训练
12月14日,甘肃本轮疫情的最后一名新冠治愈患者完成为期2周的康复治疗,顺利出院返回家中。至此,本轮疫情中139名新冠患者全部成功治愈,并顺利康复出院。这份“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其中包括坚守至今的甘肃省新冠肺炎康复医院(兰州市肺科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他们是这场“战疫”中最后的“守望者”,为新冠治愈患者回家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临危受命
打造我省首家新冠肺炎康复医院
在本轮疫情抗击的关键阶段,11月1日晚,兰大一院临危受命,紧急部署,迅速集结,由副院长周文策带队携28名优秀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进驻兰州市肺科医院,短短36小时将其打造为甘肃省首家新冠肺炎康复医院。兰大一院先后3批59人前赴后继,成为新冠患者康复保障最坚强的力量。
从进驻的那一刻起,作为带队人,周文策一直在现场指挥、协调,忙得顾不上休息。为隔离病区内安装医护工作站、病区内几十个房间全部安装电视,每个房间设置独立网络……为新冠患者的康复,周文策带领医护团队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
11月3日中午,第一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转至康复医院。4小时后,首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收治完毕。随后,越来越多的治愈患者出院,转入康复医院。患者中有儿童、有孕妇、有老人,所以,病区里除了专业的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之外,还配备有这些患者基础疾病可能涉及的各专业的医师,共同监测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新冠肺炎的恢复状态,用基础疾病治疗与专项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让患者在治疗期间获得“治疗+康复”双管齐下的效果。
周文策积极联系其他省级医院,邀请康复科医生加入新冠康复团队,丰富了止咳益肺汤药、呼吸功能恢复操、八段锦、中药足浴、耳穴按压等传统医学的康复手段,并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人一策”的康复方案,使这些患者得到了最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11月17日,第一位治愈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顺利出院,全体医护人员难掩激动,为这来之不易的“成功”欣喜万分,为每个人的付出感到“值得”。
用心守护
“谢谢你,我好多了”饱含深情
万事开头难,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短缺,新冠肺炎康复医院应该如何建立?病区应该怎么设置?如何能在做好防护的同时给予最佳康复方案……各种问题接踵而来。
兰大一院康复医学科叶彩霞副主任和康复治疗师欧旺荣,是首批抵达兰州市肺科医院的康复中坚力量。叶医生和欧医生从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入手,对病区进行了合理布置,并结合心理评价、运动评估等方面,连夜制定了甘肃省新冠肺炎康复医院的康复草案。
第一批患者抵达后,他们按照拟定的康复方案做了身心评估和心肺康复训练,一切都很顺利。随后,甘肃省中医院康复医学科紧急派来了吕汐妍医生和李帅医生,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也紧急增派了心肺康复治疗师何星锦和任彦旭,康复治疗团队如虎添翼,为患者加入了汤药口服益气健脾、八段锦、中药足浴、穴位按压、耳廓按摩等传统康复训练内容,使康复方案更加完善。
本轮疫情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省来甘游客,出门在外,思乡情绪难免,何况身陷疫情困境,隔离期间难免出现焦虑、睡眠不佳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兰大一院康复科录制了“乐眠操”视频,并指导患者练习,同时,康复团队也设计了多人参与的治疗游戏,用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并在治疗中鼓励患者多与身边人交流,尽早融入新的环境及回家后的日常生活。
很多患者经过康复后都反映,咳嗽减轻了,胸不闷了,走路没那么喘了,睡眠也明显改善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在患者说出“谢谢你,我好多了”的那一刻,每个医护人员都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患者康复
基础疾病保障团队共同的心声
本轮疫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24%,大多伴有各类严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期肝炎、心衰、脑梗、偏瘫等,还有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另外还有孕妇和婴幼儿,为新冠肺炎的救治和康复增加了许多困难。康复期间基础疾病状态的评估与持续治疗,孕期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儿童疾病的特殊性,都是基础疾病保障团队要面对的问题。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新冠康复病房须封闭式管理,因此,对于婴幼儿患者,除了保障日常的衣、食问题等,还要保证封闭管理期间的心理抚慰。来自兰大一院小儿外科的刘登瑞主任成为儿科疾病保障的中流砥柱,从日常的诊治到治疗后组织孩子们有序地阅读、呼吸训练、玩耍,每天耐心地询问,细心地关护,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胖叔叔”。
刘登瑞同时担任医疗组组长兼党支部书记,除了日常诊疗工作外,还需要负责定点医院的转运衔接、临床康复工作推进、复杂患者组织多学科会诊、科室间协调等工作,是团队的“大忙人”,大到与省市卫健委工作沟通,小到打印机换墨盒,都需要他逐一解决。
考虑到中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复杂的特殊性,兰大一院精心选派了来自心血管、内分泌、老年病、肿瘤专业的医生加入本次康复医院的医疗团队。团队中来自心内科的高涵翔医生,在患者有任何心脏不舒服症状时,第一时间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手段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内分泌科的牛强龙医生精心为每位糖尿病患者制定了饮食计划和降糖方案,让患者在康复同时接受专业的内分泌医师指导和治疗;针对基础疾病多、程度重的高龄个体,来自老年病专业的龚恒江医生运用全科医学理念,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协助制定了相应的康复方案;来自肿瘤专业的袁芳芸医生和曾苗苗医生,为中老年患者可能潜在的肿瘤问题解决后顾之忧;在收治第一位孕期的康复患者后,兰大一院紧急抽调妇产科的郭洪涛医生支援,及时处理早孕反应、先兆流产、妇科炎症等专科问题。
基础疾病保障团队的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科室,因为一个共同的使命聚集在康复医院,为了新冠治愈患者的顺利康复这一共同目标,每个人全力以赴,不负重托。“我为初心而来,亦为使命坚守,归去,亦无风雨只有晴。”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爱心至上
用真诚帮助他们减轻心中的负担
中老年患者因听力、视力减退,行动迟缓,日常生活有诸多不便之处,为他们打洗脸水、刮胡子、剪指甲等是护理日常工作的常态。在这里,很多医护人员有生以来第一次为别人理发,当四位老人因头发剪得好,竖起大拇指时,她们都笑了,这一份接纳的喜悦可以冲淡身体的疲惫。
患者中有一位特殊的老人,88岁高龄,行动不便,因为既往有过脑出血,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基础问题,听力差,情绪极不稳定,无法言语沟通,有时还会发脾气。护理团队启动了24小时全程专人陪护流程,除了日常的康复治疗以外,每一口食物、每一口水,都需要护理人员一边陪他看抗日战争剧,一边送到嘴边哄着吃。“也许,今后在他的印象里,不一定有我们的身影,但我们付出的心血能让他拥有对生命的希冀,值得了。”护理人员说。
因为很多患者康复期间都需要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的练习,护理团队也需要指导患者动作,甚至带着新来的患者一起学习功法动作,每次一整套动作下来,患者精神抖擞。而身穿厚重防护服的他们则是汗流浃背。而对于行动不便、肺功能情况不佳、尚不能下地活动的老人,护理人员需要给予肢体按摩,指导他们被动做床上肢体锻炼、呼吸训练等,这常常让她们浑身酸痛,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沮丧、害怕或焦虑,护理人员除了日常加强关护、积极满足生活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以外,专门成立了心理督导小组,配合心理咨询师远程咨询的意见,对这些患者通过谈话加强沟通、音乐疗法等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闲暇时刻还会与他们聊聊家人,唱歌跳舞,用真诚帮助他们减轻心中的负担。
万无一失
做好感控排除医护感染风险
康复治疗是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所处的一个特殊阶段,医务人员在协助患者康复治疗的阶段中也存在诸多感染风险。在接到兰大一院接管成立肺科医院康复病区的任务后,兰大一院感染管理科王怡老师跟随医疗队连夜抵达兰州市肺科医院,对准备入驻康复病区的医务人员就个人防护、环境消杀、医废转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感控培训。
为做好感控工作,王怡每天驻守蹲点在防护用品穿脱区,为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和面对面培训,不断提醒梳理流程,尽量做到舒缓一线医务人员紧张情绪的同时,最大限度规范防护用品的脱卸。
根据工作重点,她每日进入康复病区巡视,发现和督导病区防控措施执行是否到位,发现个人防护或病区消杀过程中不规范的问题后,第一时间现场指导改正,做到院感问题随时解决,排除隐患。
如今,兰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所有本轮疫情的新冠患者康复清零,这是最好的消息,每个医护人员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等待着隔离结束,早日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2月21日兰州市年底前完成3至11岁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工作
- 2021年12月20日12月19日甘肃新增7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2021年12月19日12月18日甘肃新增3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2021年12月19日国产新冠“特效药”如何定价?钟南山、研发三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