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良田惠民生
——我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纪实
□平凉日报记者 吴文斌
仓廪实、天下安。耕地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没有耕地,就没有粮食;没有高标准农田,就没有粮食的保产增收。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市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164万亩,建成生产路、机耕路709.9公里,配套农田林网,砌衬(疏浚)渠道264.4公里,为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撂荒地变“淘金田”
“你看这一片地,以前是山坡田,只有少数群众种点玉米和马铃薯,还都是小地块,剩下的就撂荒了,太可惜了。”12月1日,在庄浪县岳堡镇崔家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点,崔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崔荣荣告诉记者。
崔家村属于典型的山陵丘壑地带,人均耕地面积只有2.74亩,山坡地形复杂、水资源匮乏、道路不通,群众生产耕作十分不便,导致大部分耕地撂荒,无人耕种。
“今年镇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把地盘活了,大型机械能开进地里了,撂荒地成了良田,大伙争着承包。”崔荣荣说。
昔日的山坡撂荒地成了平整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种上了马铃薯,为群众带来经济收益,成为抢手的“淘金田”。岳堡镇党委书记靳珍军告诉记者:“今年岳堡镇投资680万元,在岔河、崔家、南岔3村实施坡耕地平整和碎片化地块归并,修建高标准农田5968亩,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承包土地种植马铃薯,905户脱贫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实现了稳定增收。
在庄浪县杨河乡李庄村的山塬上,农民正在修建好的农田上抢墒铺黑膜,为来年种植马铃薯打好基础,一条条黑色的地膜从一块块平整的地块延伸出一条稳定的经济发展之路。
“近期我们聚焦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冬春大会战’行动,倒排建设工期,筹措资金161.3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316亩。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将实行集中连片耕种,全部用于马铃薯种植,确保持续发挥效益。”杨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智瀛告诉记者。
把“饭碗”牢牢端在农民手里。庄浪县加快启动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经营模式,将撂荒地变为高产田,同时撂荒农户自愿流转耕地,提高耕地复垦率,解决弃耕撂荒现象。除此,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多承包撂荒地,加大复耕复种力度,确保了粮食安全,也增加了当地劳动力就业。
据介绍,庄浪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投资2502.0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涉及水洛镇、杨河乡、岳堡镇等7个乡镇。目前建成1.9万亩,基本用于马铃薯种植,带动1.25万户次脱贫户户均增收1100元以上,成为真正的“淘金田”。
坡耕地变“高产田”
“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塬区地里的麦子能亩产六七百斤。”12月2日,在泾川县王村镇刘家沟村,村支书刘能瑞说。
塬区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的坡耕地、涝洼地较多,无法进行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
从群众最根本需求着手。泾川县因地制宜、统筹布局,盘活现有资源,坚持从田、土、水、路、林、电、艺、机八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设计,集中资源力量,严把“六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为确保土地肥力,刘家沟村村民采取小麦、油菜倒茬种植的模式,保障小麦产量。“我们村现在基本是种两年小麦,种一年油菜,油菜籽一斤卖3.5元左右,一亩可以增收1000元以上。”刘能瑞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泾川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1万亩,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区群众土地流转12800亩,治理撂荒地1200多亩,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升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重点在节水能力建设、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需要的各项配套措施上加大建设力度,解决生产基础条件差、机械化耕作程度低、经营主体带动弱等问题,随着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灌溉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相继实施,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格局,确保了“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
“三跑田”变“三保田”
“人背牛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感谢政府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给我们老百姓办了这么好的事。”在崆峒区白水镇大潘村,65岁的村民潘文学说,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在经过“坡改梯”后,如今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崆峒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部分山区山低沟深,沟道纵横,坡斜土松,长期面临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大雨,田地里不是涝坝,就是冲出一条沟渠,加之耕地分散、缺水、少肥,农民群众耕种只能靠天吃饭,如何打破魔咒?
崆峒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以推广“坡改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土壤改良”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粮食产能。
“以前只要下雨,我们村的路又滑又坑多,人都走不了,更何况机器?现在好了,陡地变平地了,机械也能开进去了,无论种地还是收割,都方便多了。”潘文学说。
大潘村的田间地头,黑色的颗粒肥料洒满了刚被旋耕机耱平的土地。为了提升“坡改梯”土壤肥力,崆峒区按耕地面积四舍五入确定亩均施肥量,每亩施160公斤有机肥,采取有机肥分户分发,采用专业机械进行深耕翻土,将肥料与土壤拌和均匀,并对区域内部分指标进行现场调查采样,送专业机构检验。
“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由6.44提升至6.74,有机质含量提升至16.66g/kg,全氮含量提升至1.08g/kg,有效磷含量提升至14.62mg/kg,速效钾降低至137mg/kg,现在这片土地种啥成啥。”崆峒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崆峒区农业灌溉大多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田间灌溉渠道为U型渠、土渠两类,U型渠占55%,因年久失修,衬砌完好率仅有45%左右,无法满足现有耕地用水需求。
白庙乡的刘庙、小秦和柴寺三村在北部塬区,灌溉用水十分不便,路平水不通是当地农民群众耕种的现实问题,2020年,崆峒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以来,充分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水利用率。
记者在现场看到,以小秦村的1000m3蓄水池作为灌溉水源,从该蓄水池取水,通过离心泵加压将水输送至位于刘庙村的1000m3蓄水池。刘庙村新建的1000m3蓄水池通过输水主管道分别将水送至大秦村方向以及刘庙、小秦和柴寺村的各个片区,然后接田间的配水管网进行灌溉。
据介绍,项目实施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00亩,粮食总产量达326.4万kg,产值达610.56万元,直接受益农户数1623户,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区农民收入。
如今,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巨大改变,种植面积、种植水平、综合效益逐年增加,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占总耕地面积的30%,一幅以农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1月27日【图片新闻】民乐县南古镇城东村平田整地项目正在紧张进行
- 2021年11月26日民乐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
- 2021年11月05日甘肃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 2021年09月01日【图片新闻】古浪县泗水镇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