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张掖市及时有力有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022/01/10/ 15:01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乔伟 杨静文

一体化统筹指挥扁平化运行调度

我市及时有力有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每日甘肃网1月10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记者乔伟 杨静文)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本次地震距我市甘州区148公里,山丹县114公里、民乐县84公里。其中,肃南县皇城镇距震中54公里,民乐县南丰乡距震中65公里,山丹马场一场距震中30公里,六县区均有强烈震感。

  地震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立即作出批示,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全面掌握震区人员伤亡情况,排查各类隐患,除房屋以外,要关注危化企业及基础设施等可能出现的情况,对部分遇险家庭可做临时过渡安排。要密切注意余震情况,及时发布信息,消除社会面的紧张恐慌心理。应急等部门要开展灾情评估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批示要求,迅速全面准确核清灾情,科学调度抗震物资、应急力量,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工作,加强震情监测、严防次生灾害,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月8日2时10分,市委、市政府按照《张掖市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和《应急桌面推演》流程,决定启动地震应急预案Ⅱ级响应,第一时间激活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并立即向社会发布震情灾情通告,下辖的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地震灾情调查及灾害损失评估组、群众生活保障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组、交通运输保障组、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组、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组、社会治安组、救灾捐赠与涉外事务组、信息发布及报道组等11个工作组迅速集结开展工作,实行“市总指挥部+县前方指挥部+若干个现场指挥所”的应急指挥工作体系。

  同一时间,市委书记卢小亨主持召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并驻守市总指挥部统筹调度指挥抗震核灾救灾各项工作,要求做好震情趋势分析研判,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立香带领相关部门及应急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肃南县皇城镇,现场组织开展群众情绪安抚、地震灾情核实、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市领导王海明、武和谦、徐雄飞、郝效冬分赴市总指挥部及山丹县、肃南县、民乐县现场调度相关工作。其他市委常委、副市长全部到岗,按分工负责现场指挥、人员调度、物资供应、社会面稳控、信息发布、舆情监测、医疗救治、作风督查等工作。各县区负责同志分别在县区指挥部和地震波及村镇开展工作,实现了市县一体化、扁平化运行调度,为第一时间有效抗击震情、核实灾情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1月8日下午,市委书记卢小亨主持召开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视频调度会议,传达国务委员王勇同志和省委书记尹弘同志、省长任振鹤同志的讲话和指示精神,听取各县区和山丹马场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举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震情发生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各应急救援队伍闻令而动、积极响应,迅速下沉一线排查灾情、安抚群众,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止8日上午,全市共有200多名县级干部、770多名科级干部、5600多名乡镇村社干部深入一线、下村入户全覆盖开展排查工作。张掖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张掖消防救援支队、张掖森林消防支队、张掖市地震局等多支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在震情发生后迅速前往民乐县、山丹县、肃南县开展灾情核查、抢险救援工作;集结救护车46辆、救治队21支,随时待命准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物资供应储备部门积极调配准备帐篷、折叠床、棉被、棉褥、火炉等应急救援物资和米面油、肉蛋奶等各类生活物资,为应对灾情做好了充足准备。

  1月8日8时,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张掖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通告(第3号),向社会通报:经各方现场核查,综合震情灾情,我市无人员伤亡情况;水库、道路、桥梁无异常,通讯畅通,各工矿商贸企业无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43家A级景区无滞留游客和人员伤亡,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按照相关规定,根据目前已核实灾情情况,经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研究决定,将地震应急Ⅱ级响应降为Ⅲ级响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