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从“养在深闺”到“一键出山”——环县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见闻

 2022/01/20/ 09:54 来源:陇东报 记者 路世玲

从“养在深闺”到“一键出山”

——环县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见闻

  陇东报记者 路世玲

  “订单种植,农民帮我种特产;订单收购,我帮农民创市场。”这是环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一办公室墙上的一句话,也是环县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最经典总结。

  因为发展电子商务,环县的农特产品成了“网红”。农户种养、网上订购、冷链包装、物流速运,环县土特产“一键”走出深山,分销各地。

  农特产品“触电上线”,让农业人口占比全县总人口80%的环县,迈上不等不靠、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2021年前10个月,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9.28亿元,同比增长9.03%,其中实现网络零售额1.72亿元,同比增长12.42%。

  破瓶颈 政策引领寻出路

  “山童水劣,世罕渔樵”是古人对环县恶劣环境的形象概括,数万条沟道分割出多座山头的复杂地貌,是环县特有的风景。最远的乡镇距县城150多公里,最远的村距离乡镇50多公里,受地域限制,享誉全国的小杂粮、羊肉等农特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当地老百姓“守着金山银山没饭吃”。

  对此,毛井镇的刘国宁深有感触。刘国宁的父亲和爷爷都是以牧羊为生,严格意义上来说,刘国宁算是个“羊三代”。2014年,在青岛生活的刘国宁接到父亲的求助电话,称家里的羊卖得特别不好,希望他能帮着想想办法。

  日食“中药草”、夜饮“矿泉水”的生长环境造就了环县羊肉嫩而不膻、瘦而不柴的鲜美特质。刘国宁决定尝试把羊肉放在自己的日用品网店售卖。但由于老家在偏远地区,父亲只能开摩托车驮着羊肉到30里外的班车站点,将羊肉送到县城发货。可羊肉是生鲜产品,对物流要求很高,一年下来,没发几件不说,多数还都坏在了路上,也让父亲的担子更重了。

  好东西苦于没有销路,这仿佛成了环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箍咒”。2015年,针对电商发展中存在的发展“缺主体”、货物“运不出”、产品“质价低”等瓶颈问题,环县抢抓国家“互联网+”战略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机遇,依托县域产业资源优势,创新电商扶贫举措,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初步探索形成了合作社统一订单、企业统一加工、“环乡人”统一品牌、网货中心统一包装、溯源体系统一监管、物流体系统一配送的“六统一”电商扶贫模式,助推企业增效、就业增加和农民增收。

  同年,刘国宁抓住了这个机遇,成为环县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并经过多年的试水、探索,成了拼多多羊肉类目全国销量第一,他带动了周边45户养殖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广阔的网络天地,为环县广大电商创业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培育电商企业256家、个体网店经营户(含微店)1250家,带动就业7600人以上。

  创思路 深挖特色品牌产品

  2020年,一则“环县三名大学生创业当电商,羊粪卖成‘金蛋蛋’畅销全国,不到两月交易额已近10万元”的新闻,让“第一个吃螃蟹”网销羊粪的合道镇陈旗塬村返乡大学生陶毅红极一时,也让环县羊粪成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市民用于养花植草的“香饽饽”。 

  环县是肉羊养殖大县,有几百个养羊专业合作社,还有上千家养殖大户,羊粪不是稀缺资源。“现在羊粪销售相对比较成熟了。”陶毅告诉记者,为此,他也捞到了返乡创业的第一桶金。

  然而,头脑灵活的陶毅并未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大胆转变传统思维,另辟蹊径。2021年,陶毅得知很多在外求学的环县籍大学生心心念念一口纯正的环县羊肉。受到市面上自热火锅的启发,陶毅和妻子商量,能不能把环县羊肉做成自热羊肉?有了想法,夫妻俩就开始琢磨,以订单模式进行定向销售。“每份100克环县羊肉,再配以粉条、萝卜,真空包装,健康又卫生。”陶毅说,目前自热羊肉火锅还处于市场调研、研发阶段,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环县羊肉的又一道招牌吃法。

  像陶毅这样的电商经营者,在环县并非个例。虎洞镇青年张丁卯将自家燕麦草、苜蓿草开发成“宠物草”,仅8个月时间,他通过网店就销售出了10余吨“宠物草”,纯收入6万余元;环城镇五里屯村的青年孙春玲,通过猪血煎饼,将山城乡、甜水镇、秦团庄乡的优质荞麦带出了深山,2021年卖出优质环县荞面15万斤,销售净收入14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优质农特产品质量化、标准化、规模化创新发展水平,环县培育发展环县苹果、环县滩羊、环县羊肉地理标志商标;向省农业农村部门将“环乡人”区域公用品牌申报为“甘味”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开展甘肃省脱贫地区企业产品“三品一标”品牌认证,提升品牌和产品知名度。

  截至目前,环县通过原产地认证的产品有2个,地理标志商标2个,国家驰名商标1个,甘肃省著名商标10个,通过绿色、无公害认证的产品15种,正在办理的地理标志商标4个。

  新业态 提升电商销售潜力

  厂房变为门店,车间变身直播间,工人变身主播;摆好镜头,调好灯光,主播就位……现如今,环县龙头企业以网络电商为媒,通过手机一方小小屏幕,让本土优质农特产品“触网上线”出村进城。

  “进到直播间的家人们,先帮忙点一下关注。”“人数达到10000,我就给大家来一波团购福利。”“我手里拿的就是5斤装的羊后腿样品。”走进环县金羊大厦的二楼直播办公区,环县2022年“网上年货节”直播正在进行中。连日来的几场线上直播,让环县的各种农特产品频繁“触网”亮相。

  “截至目前,羊肉、杂粮等农特产品订单量达4.8万单,销售额达到360万元。”环县电子商务办公室副主任吴霞说,为充分挖掘直播电商销售潜力,环县积极开展了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

  截至目前,全县举办了两届直播电商大赛,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20万元,组织直播带货活动300多次,带动全县农产品销售6500多万元。为支持电商企业尽快开展业务,县电子商务中心投资建设了电商直播基地1处和户外直播基地1处,委托星火(天津)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为环县电商直播基地的运营、主播孵化培训、企业直播活动提供指导服务。

  “从1月3日年货节开播,一周时间,店内仅拼多多一个平台直播间的销售量就累计达到2028单。”甘肃古耕农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带货主播张金娥说,2021年公司开展直播带货200多场(次),实现销售额1500多万元。

  此外,环县盯紧全国电商发展形势,加快网络零售向网络零售、网络批发并重转变,从传统的电商向内容电商、社交电商并重转变,从只注重线上销售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

  “2022年,环县将继续搭乘‘互联网+’快车,依托现有的电商直播基地,延长当地电商产业链,打通农特产品‘触网上线’出山的各个环节,继续深挖培育网红品牌、打造直播带货达人、增加电商直播带货频次,为全县乡村振兴贡献电商力量。”吴霞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