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理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2022/01/25/ 08:2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范 鹏 李莉莉 李振佑 王建兵 李丽莉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日前,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和政协甘肃省十二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我省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我省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正在深刻变化。同时还对今年全省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和安排,强调要大力实施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立足新起点新阶段,如何在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和自身发展势能增强的交汇叠加期,抓住机遇推动甘肃后发赶超、争先进位,如何紧扣“三新一高”要求找准发展切入点,以重点突破带动甘肃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本报约请专家学者进行解析探讨。

  从五个方面全力激活生产力系统

  范 鹏 李莉莉

  把创新放在甘肃发展的核心地位,使协调成为甘肃发展的内生特点,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用更深感情实质性增进民生福祉。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向全省人民传递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2021年甘肃两大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达到102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达到1001.8亿元”,标志着甘肃“十四五”开局良好。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总量的增长过程,我们可以从几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来看,1978年64.73亿,1980年73.9亿,1990年242.8亿,2000年1052.88亿,2010年3943.73亿,2021年突破万亿大关,成为截至2020年五个尚未进入万亿行列的省区中第一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省份,是继2017年新疆突破万亿之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又一个历史性进步。当然,如果横向比,我们的差距仍然较大,总量甚至低于一些省会城市。下一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攻坚克难取得新的进步,就必须始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最基础的是激活生产力系统,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结构十分复杂,激活方式也广泛多样。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视角看,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构成模式可表述为:先进生产力=先进科学技术×(高素质的人+先进的技术设备+高附加值的开发对象)×现代管理。现代生产力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与其生存其中的社会生态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交往交融的过程中被激活的。新时代新阶段,甘肃要全力激活生产力系统,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折不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把创新放在甘肃发展的核心地位,真正使创新成为甘肃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甘肃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区域之一,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甘肃最为迫切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重任,抓全面创新特别是发展环境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科技创新是根本出路。只有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激活生产力系统。要谋求高质量发展,就要尽全力弥补我省当前创新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的发展劣势,要下大功夫在补短板、强工业和强科技上做实事、见成效。

  二是使协调成为甘肃发展的内生特点,注重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首先,要处理好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的关系。省上提出的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四大行动就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抓制约甘肃发展的重点因素的战略思路。要在全面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着力实施好“四强”行动,以重点突破带动全盘激活生产力系统。其次,要处理好增强信心与正视困难的关系。甘肃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迈上了新的台阶,可以说已经迈出了大步伐,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实现新的发展。同时,甘肃面临的最大实际仍是“发展不够”,制约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很多,突破难度很大。我们既要有信心,也要增强忧患意识,在战术上重视困难,正视问题,循序渐进去攻克。最后,要处理好科学谋划与真抓实干的关系,把好的思路变成实干的行动,把科学谋划变成实质推进的项目,把工作的实效变成百姓的实惠。

  三是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绿色成为甘肃发展的普遍形态。结合甘肃实际践行“两山论”,自觉肩负起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使命,当好国家生态安全在西部的“挡风墙”。以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全面保护和建设好甘肃秀美山川,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中国特色文明发展之路,使甘肃人民与全国一道共享美丽中国建设的文明成果。

  四是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开放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由之路。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系统集成推进改革”“强化通道枢纽功能”“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工作安排,着力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保质保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使“强工业”有坚实的基础和实质性的突破;完善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体系,持续推进兰州、酒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拓展铁路和航空口岸运营能力,力争早日实现“出海口”搬到“家门口”的理想,持续努力,使“一带一路”这一最大机遇变成甘肃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五是用更深感情实质性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共享成为甘肃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生产力的主体向度,还是从价值观的根本角度看,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人的问题。2022年确定的十件为民实事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出发,既关怀幼小,也关心老弱,既聚焦就业,又着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每一件都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激活生产力系统首要的就是激活这一最为活跃和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实地、具体地转化为发展甘肃的大思路,转化为振兴甘肃的大项目,转化为提升甘肃的大动作,才能切实增强民生福祉,厚植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

  李振佑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技协同创新水平,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

  2022年甘肃省两会作出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的工作部署。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着力增强甘肃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全省优势领域和重点产业集中部署战略科技力量,比如在核技术、生物医药和生态保护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装备、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建立产业研究院和创新工作站。搭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在兰州布局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同位素重点实验室。对现有创新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布局建设甘肃省实验室和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切实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优化我省科技创新生态,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继续组建一批企业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企业整合全省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形成与大企业互补发展的第二梯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提升科技协同创新水平。重组和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健全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从当前来看,为提升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需要尽快促进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有效组合,形成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突破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引领我省科技创新的航母级舰队,增强全省科技创新实力。对具有明确市场前景、贴近实际应用的项目,应由企业为核心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协同技术攻关。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完善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港和科技大市场的作用,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机构,采取超常规手段,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通道,以产业需要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振兴,使创新成果和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防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结合我省十大生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高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

  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制定科技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健全以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创新实效、创新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坚持引进智力与引进项目相结合,鼓励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吸引省内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打造高端的科技研发团队,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度。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符合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努力构筑集聚省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借鉴上海、成都等发达城市的经验,采用个人所得税返还、工资补贴等方式来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鼓励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挂帅出征。健全科技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等。

  作者为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多措并举力促甘肃县域经济发展

  王建兵

  拓财源,优化升级县域产业结构;保工业,树立工业立县思路;兴科技,培育发展新动能;稳农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县域经济是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推进城乡人口、产业、空间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新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拓财源,优化升级县域产业结构,提高各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一是工业基础较好的县,要加快推进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医药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增强传统产业活力和竞争力,壮大工业财源。二是围绕当地特色农业,把延长农业产业链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让加工生产、销售运输等产业贯穿于农业产业发展过程,提高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三是利用创新模式和手段对住宿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扶持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

  保工业,树立工业立县思路,以园区提质扩容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出台工业发展激励措施和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等具体政策,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是以园区提质扩容为目标,大力发展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扩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整合县域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三是转变工业投资理念和方式,拓展多种投资方式。开展购买品牌、并购企业、建设营销网络等并购重组性投资;开展人才、科技创新和劳动者技能培训等开发性投资;开展建设总部基地、创新基地、新兴产业基地、工业强镇等平台性投资;开展引进央企、外企、知名民营企业等开放合作性投资。

  兴科技,培育发展新动能,发挥科技创新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孵化。围绕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实现科学布局区划功能和产业错位协同发展。酒嘉、金武、天水、陇东等省内产业创新集群应该注重创新要素的投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注重知识产权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努力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区域的知识产权优势,重点培育专利示范企业和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专利、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同时,通过股权期权激励等措施,让创新人才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三是在重点发展领域推进关键技术的应用,形成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新的支撑点。加大对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软产业”重点支持,增强智能科技企业“软产业”竞争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面向沿线国家提供技术输出、装备出口与技术人才培训,促进科技创新“走出去”。

  稳农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培育智慧农业、农村康养服务业等新业态。持续壮大“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制种产业及酿酒原料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特色产品市场定价权。二是大力实施农产品提质增效战略,推进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完善农业生产基地、生产技术、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提升“甘味”“陇字号”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优先扶持综合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推动甘肃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李丽莉

  以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以企业、产业、园区为关键抓手,力争建立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增量产业“小中生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的发展新局面。

  今年的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字加力,大力实施“四强”行动中,首要的就是实施强工业行动,2022年的第一项工作部署也是“聚焦振兴实体经济,更大决心加快产业升级”。强工业行动、振兴实体经济将是今后甘肃省乘势而上大抓发展、抓大产业的首要任务。下一步,要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总体思路,以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以企业、产业、园区为关键抓手,力争建立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增量产业“小中生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的发展新局面,确保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支撑。

  强龙头,在企业上做强。按照《甘肃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政策要求,持续跟进“一企一策”,实施“链主”企业制,加快培育一批示范带动好、延链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一是支持链主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培育认定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一批链主示范企业。二是支持强化链主企业创新示范作用。支持链主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在科技计划项目攻关、政策引导、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打造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推动金川集团、酒钢集团、兰石集团、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等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强化优势链主企业创新引领带动。三是支持培育企业“专精特新”新业态。做好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推广,招商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装备制造、芯片制造和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前沿企业,并制定出台特殊政策支持企业落地,不断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补链条,在产业上做大。落实好产业链“链长制”,落实“一链一策”政策,围绕全产业链发展谋划实施项目,强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等要素全链条支撑,构建具有竞争优势、链条清晰、规模集聚的优势产业链,推动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数字智能、生物医药、医疗装备和新型建材6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起好头,开好局。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加强技术研发和工艺储备,推动实施重点行业、企业“三化改造”重点项目。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通过推动上线企业云平台、工业APP等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工业智能化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广认定省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化改造企业示范,强化企业自主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促进我省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二是做足增量产业。积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扩大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产业规模,着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基地,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优势产业,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发展新兴产业。积极谋划推动新兴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在电池、储能和分布式能源、氢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实施产业项目,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积极拓展工业发展新经济新业态。

  聚集群,在园区上做优。产业园区是工业集聚形成集群优势的重要载体,立足我省36个国家级、省级园区工业发展主阵地功能优势,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聚集、政策向园区倾斜”的思路,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以培植园区优势产业链为主要抓手,切实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加强制度设计,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园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落实“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推动兰州市、兰州新区等加快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改革,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加快园区招商引资。全面落实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税收、土地、财政等方面政策对园区发展倾斜力度;对入驻企业的评估角度逐步向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上转变,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支持园区利用存量工业房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兴办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延长土地使用权期限,引导园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三是实行多措并举,切实改善园区融资环境。完善园区金融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园区建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园区企业的支持。设立绿色审批通道,放宽信贷门槛,加大信贷支持;推广上市融资、股权转让等多元化融资方式,推动园区重点项目推介,对符合条件的园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项目在专项债券、一般债券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拓宽园区融资渠道。

  (作者为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