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雷锋车队”传承“雷锋精神”

 2022/03/07/ 06: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石丹丹

“雷锋车队”传承“雷锋精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高考时爱心送考、春运时热心相助,疫情来袭时挺身而出、日常生活中定时接送……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兰州的街头总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通过滚滚车轮传遍大街小巷。

  “我已经到医院门口了,你们出来就能看到。”兰州出租集团雷锋车队奔马分队司机郭小勇像往常一样,提前10分钟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门口,等待前来就医的杨某乘车。

  杨某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周要定期前往医院做透析,生病导致他高位截肢,出行要坐轮椅,打车很不方便。

  2018年8月的一个雨天,郭小勇在医院门口碰到焦急打车的杨某家属,了解情况后,郭小勇递上一张名片:“再有用车的需要,你只管打电话给我,我免费接送你们去医院。”

  就这样,一个偶然让杨某实现了从“人等车”到“车等人”的转变。接送1年多以后,雷锋车队66名队员以轮班的方式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每周一、三、五中午12时准时接杨某去医院,结束治疗后再送回家,这场爱心接力已经持续了3年多。

  在雷锋车队,这样的司机比比皆是。

  “我画了一幅雷锋的画送给刘叔叔,他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是当代的‘雷锋叔叔’。”小姑娘口中的刘叔叔是雷锋车队百川分队的司机刘荣刚。

  兰州市二十二中的李同学发生意外导致左脚骨骨折,因为坐着轮椅,上下学又是高峰时段,每次打车都很困难。刘荣刚知道了这件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同住安宁区的李同学,每天接送她上下学。

  扶小姑娘上车、收起轮椅放到后备箱、开车出发,一路驶过黄河大桥、北滨河路,到李同学家时,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这样的接送持续了近40天,直到小姑娘完全恢复健康。

  “收到这幅画时我很惊讶,也很惊喜。遇到别人有困难就帮一把,是我作为雷锋车队的一员、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做的。”刘荣刚说。

  刘荣刚的同事告诉记者,他原本每天7:40要送妻子上班,但因为李同学的情况,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妻子打车上班,自己送李同学上学,而且分文不取。当被问到免费接送会不会影响收入时,刘荣刚很厚道地笑了,“多跑几趟就挣回来了,不差这一点儿。”

  同样“不差这一点儿”的还有2017年加入雷锋车队的谢柏锁。

  “只要有需要,我都愿意帮忙,挣钱的事儿不差这一点儿。”加入雷锋车队以来,谢柏锁参与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我投入时间最多的是雷锋车队4支分队的失物招领工作。”谢柏锁介绍说,仅2021年,他就在甘肃交通广播平台上发布了141条失物招领通知,包括手机、钥匙、身份证等物品。

  “有一次,一位乘客将自己的包落在出租车上,通过在广播平台发布消息、进行核实,最终将包送还到了乘客手中。”谢柏锁说。

  在雷锋车队,每天都发生着“顺手帮一把”的小事儿。做好事一天两天、一件两件不难,天天做、年年做就不容易了,但不容易不代表没人坚持。

  “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也是雷锋车队的副队长,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和我的团队一起将这份‘车轮上’的爱心传递下去。”雷锋车队威龙分队司机张霞云说。

  从最初为地震灾区送去急需物资,到接送尿毒症患者就医治疗,再到疫情期间送餐送饭,“这近十年间发生的每一幕感人瞬间我都记得,这些瞬间也一直激励着我将爱心传递下去。”张霞云说。

  年复一年的爱心接力需要车队队员的坚持,也离不开队长苏彪的鼓励与支持。

  “从爱心车队到雷锋车队,从13人到66人,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但我们坚持扶孤助残、送考助学、爱心募捐、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的初心未曾改变。”苏彪说,9年来,雷锋车队共参加社会爱心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5030余人次,出车3724车次,志愿服务总时长约81908.4小时;免费接送考生1680余人次,减免车费13692.9元;组织募捐爱心款338795元、捐助爱心物资价值约30万元……

  “既然叫了雷锋车队这个名字,就应该传承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续写‘车轮上’的爱心故事。”苏彪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