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再造秀美山川 构筑绿色屏障——河西走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2022/05/24/ 08:1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洪文泉 通讯员 宁晶 王锋

  流域治理,让“两河”清水长流

  祁连山融雪形成了黑河、石羊河等五大水系多条支流,哺育了河西走廊的一个个城市。近年来,张掖、武威统筹开展黑河、石羊河流域以及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一河清水绕古城”的生态新画卷徐徐展开。

  水草轻摇,野鸭嬉戏,流经张掖市区的黑河,水道蜿蜒曲折。治理前,黑河河势不稳、宽浅散乱,纵坡坡降较陡,冲刷严重,河道内生态系统脆弱。

  “张掖市实施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全流域总体规划,分三期对黑河城区段进行治理。”张掖市水投公司总经理李得超介绍,项目主要是在保障黑河城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以河道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河岸林草植被恢复及防风固沙林带建设为主,兼顾滨岸带、亲水下河步道等水生态建设。

  李得超说,如今,黑河治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涵养水源,更有利于当地水生态的稳定性。

  “黑河与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共涉及30个子项目,投资14.5亿元,目前均已通过验收。”张掖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科长胡郭睿介绍,当地以黑河重点流域为单元开展系统整治,对黑河城区段、隆畅河、童子坝河、马营河、平易河等主要干支流,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河道13.9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34.5平方公里,疏浚河道11.2公里,造林4.35万亩,实现了河湖泊水体休养生息。同时,通过系统实施保护区农牧民搬迁、林草植被恢复、水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提升保护区生态功能。

  淙淙流淌的石羊河,见证了武威市治水兴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武威市水资源短缺、用水矛盾突出,尤其是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投资支持实施石羊河重点治理工程,流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近年来,武威市以石羊河民勤段红崖山水库周边区域为重点,开展了民勤石羊河湿地保护恢复工程,营造胡杨林8455亩,在红崖山水库库区岛屿和周边栽植各类乔木灌木26万株,恢复了区域内湿地。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武威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环境持续改善。”武威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万鹏说。据气象遥感监测,2019年祁连山武威段积雪面积较多年平均量增加26%;民勤县蔡旗断面过水量超4亿立方米,创1972年以来历史新高。

  黑河、石羊河流域生态的综合治理,不仅形成一条壮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带,还筑成一道稳固的城市生态安全屏障。武威市石羊河被评为全国示范河湖,张掖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治沙造林,把沙漠变成绿洲

  武威市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全县风沙线长达132公里,有重点风沙口20多个,沙化面积238.9万亩。

  宁静的小村庄,遮天蔽日的滚滚沙尘席卷而来,一片昏黄……古浪县八步沙治沙纪念馆里展演的短片,真实再现了上世纪古浪县沙暴肆虐的恶劣生态。

  如何在生态保护与自然利用之间找到平衡,是古浪县面临的一大课题。

  古浪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保护修复股王宗勇介绍,古浪县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方针,依托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省级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在南部山区做好水源涵养林建设、在中部川区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在北部沙区开展荒漠化防治与治沙造林工程,成效明显。

  在八步沙林场,随处可见不同类型的植被。“这里有榆树、沙枣,还有柠条,它们十分耐旱,根系发达,往沙漠深处扎,对防风固沙十分有利。”林场副场长贺中强介绍,40年来,以八步沙“六老汉”为代表的林场三代职工与干旱和风沙顽强抗争,采取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规模治沙造林活动。

  “我们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新技术进行防沙治沙。”贺中强说,截至目前,八步沙林场累计完成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13.7万亩,草方格压沙4万亩,封沙育林育草37.6万亩,通道绿化200公里,农田林网5000多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4000多万株,花卉、风景苗木1000多万株。

  古浪县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治理模式,在适宜封育区域营造防风固沙林,同时人工撒播沙蒿、沙米、柠条等籽种,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同时,建成了以甘蒙省界、新修治沙道路、民调路沿线为主的三道防沙屏障。目前,该县林草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目前的60%以上,沙进人退局面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持续改善。

  “我们综合考虑沙、水、林、草等因素,从树种选育、造林模式、林草自然更新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民勤防沙治沙水平。”王宗勇介绍,古浪县还积极拓展防沙治沙渠道,探索推行“互联网+防沙治沙”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爱心公益林活动,不断打造绿色长城,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