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甘肃建投篇】砥砺奋进绘新景——甘肃建投集团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下)

 2022/05/24/ 08: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杜雪琴

砥砺奋进绘新景

——甘肃建投集团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下)

中白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工程——中白工业园。

2020年度国家优质工程——甘肃科技馆。

2018年12月28日,甘肃省建设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

  近年来,甘肃建投集团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聚焦“双碳”目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做深做长产业链,海外经营持续向好,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领先省内、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态势。

  “再造一个甘肃建投”的蓝图已经绘就,路径已经清晰,号角已经吹响。全体建投人以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把握机遇中塑造发展优势,在应对挑战中开创发展新局,齐心协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夏初,祖厉河康家河至张湾段十里长堤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这是甘肃建投集团安装公司向市场递出的第一张水域生态治理名片。

  2020年,安装公司中标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一期——康家河至张湾段河道治理及河滩生态恢复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一期总投资1.3亿元。

  历经两年,通过平整1600亩河滩、疏浚5.4公里河道、新建两岸堤防,流域内泥沙、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治理,河道洪水抵御能力极大提升。同时,沿河铺设了2条人行道及1条车行道,为居民出行、乡村旅游创造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自此,甘肃建投集团的建设脚步迈入了更多流域治理。

  康乐县2020年洮河流域三岔河水环境治理综合项目,造价近1.2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在保障三岔河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水土流失和泥沙对河道堤防工程的损坏,全面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今年6月,平凉市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水回用工程、生物氧化塘及河道修复湿地工程将正式投用,200亩人工湿地落成。

  ……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甘肃建投集团巩固提升流域治理、山体修复、园林绿化、林草保护等专业优势,强化工程与技术服务和智慧环保,积极拓展“生态+”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积极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和环境质量改善,打造生态环保产业知名品牌。

  早在2018年甘肃建投集团在生态治理方面就有所布局,2020年10月正式更名揭牌的甘肃建投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百亿级生态建设企业。

  从拥有灾害治理甲级资质到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积蓄发展动能,从实施交通枢纽广场园林景观到矿山生态修复,从公园提升改造到黄河流域平凉市林草生态扶贫建设项目……在千里陇原大地,甘肃建投生态建设公司正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

  围绕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化发展方向,甘肃建投积极培育新型建筑产业,携手高精尖头部企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作为甘肃建投集团产业链的前端,甘肃建投集团设计咨询公司积极主动适应设计建筑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强管理、拓市场、扩规模、树品牌,打造建筑全产业链模式,不断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绿色建筑产品。

  “我们积极培育新业务、新动能和新优势,探索研究绿色建造政策、技术体系和实施方法,有效利用当地资源,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先试先行运用绿色技术打造出的独具特色建筑体系,有力提升了公司在我省绿色建筑方面的话语权。”设计咨询公司负责人说。

  甘肃建投集团向新兴市场要增量,加强市场化合作和产业链协同,在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专用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的重要板块积极参与、逐步延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甘肃建投集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泛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以“高大难新”工程项目为核心开展研发,把科技创新“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城市更新、岩土地基、结构抗震、建筑基坑信息化监测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发成果,跑出了行业加速度。

  “我们融合集团产业优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智慧工地、智能建筑、智慧园区、智慧矿山、智慧城市等领域积极拓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赋能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新的竞争实力。”甘肃建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