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乡村振兴 农信先行 | 宕昌县农信联社创新金融产品撬动产业振兴

 2022/07/01/ 17:05 来源:每日甘肃网

  宕昌县农信联社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为宗旨,助力“宕昌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推出“兴陇合作贷”及“富民产业贷”等创新金融产品,为全县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普惠金融,惠及千家万户

  宕昌县农信联社持续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全覆盖活动,充分发挥产品、科技、网络优势,布放POS机等现代化电子机具,为周边群众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小额取款、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实现“零距离”服务“三农”。截至2022年6月末,全县自助银行安装ATM机22台(其中城区6台,乡镇16台),设立“三农”便民服务点45家(其中帮扶点5台),安装惠民终端294台,布放POS机具724台,对全县行政村金融服务室进行了挂牌,辐射县域所辖深度贫困村,达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及应用,在省农信联社的指导下,拓市场、增份额,在农村地区开通手机银行55241户,开通微信银行15860户;哈达铺、官鹅沟、大河坝三条线路智慧公交安装完成,目前运行良好,收到广大客户的赞誉和好评。

宕昌县农信联社上门服务,向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POSS机的操作方法。    王  彬摄。.JPG
宕昌县农信联社上门服务,向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POS机的操作方法。王 彬/摄

  立足宕昌县资源优势,以贫困户中药材秧苗培育、收购加工、蔬菜及花木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为信贷支持主体,投放信贷资金28.55亿元;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增效行动,打造融资、结算、销售、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服务方式,积极支持春耕备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特色旅游,重点支持贫困农户以自有住房发展的农家乐、民宿,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累计投放贷款达3亿元。

  金融杠杆,撬动产业振兴

  特色产业贷。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村依托岳藏甫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探险、运动等旅游项目,群众以土地、房屋、林地入股,借助东西扶贫协作重大机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成了锅庄广场、民俗馆、祭祀台、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将22家104间农户闲置房屋改造成了民宿客栈,并开办农家乐8家,小卖部6家,小吃摊位7家,烧烤园2家和小吃一条街。同时新建了“网红桥”、攀岩、水中汀步、“百鸟园”为代表的一批旅游娱乐设施,成为乡村旅游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2022年,全村共接待县内外游客2万余人,创旅游综合收入80万元,带动贫困户60户,户均增收200元。同时吸纳本村贫困劳动力20人,人均工资收入达8000元。把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转化为群众脱贫致富之本。2022年,为其发放产业扶贫贷款500万元,壮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带动该村12户农民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火了鹿仁村。近年来,宕昌县大力发展“三色宕昌、九奇官鹅”品牌旅游,积极打造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红色文化、避暑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生态文明新农村。位于4A级景区官鹅沟的鹿仁村在宕昌县农信联社的大力支持下,“乡村游”旅游业红红火火,带动人均增收3000多元,已成为助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典型。

宕昌县城关镇立界村支书、主任杨昊介绍宕昌县信用联社信贷支持全村旅游发展的情况。    王 彬摄。.JPG
宕昌县城关镇立界村支书、主任杨昊介绍宕昌县信用联社信贷支持全村旅游发展的情况。王 彬/摄

  宕昌县城关镇立界村支部书记、主任杨昊告诉记者:“宕昌农信联社为官鹅沟立界村整村授信115户,授信5000万元,实际运行85户、31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加快实现县域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望,不断为乡村振兴产业注入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添薪续力。官鹅沟立界农家客栈集群商户建成于2021年3月26日,共有36家商户,宕昌县农信联社在这里免费布放智能POS机、扫码盒子、云喇叭等设备。因疫情影响,2021年共减免交易手续费约16600元。”

宕昌县恒盛堂生态健康饮品开发公司火热运转的锶畅矿泉水生产线。王 彬/摄
宕昌县恒盛堂生态健康饮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明向宕昌县农信联社信贷人员介绍企业生产情况。王 彬/摄

  2018年11月16日,宕昌县农信联社给予宕昌县恒盛堂原生态健康饮品开发有限公司信贷支持,发放“富民产业贷”2000万元。企业主要依托天然含“锶”矿泉水自然资源,生产加工销售“锶畅”品牌系列矿泉水,厂址位于宕昌县哈达铺镇玉岗村,该项目是宕昌县首个“三变改革”试点的重点项目,按照农户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土地流转合同年限为50年,企业进行按年分红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公司董事长马国明说:“目前我们共签约入股农户78户、3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带动脱贫人口99人,在企业未投产的情况下,先期已向农户分红66万余元。项目正式投产后,产业链逐步完善,新增带动贫困户51户190余人,并将带动附近260多名群众就业,直接和间接社会扶贫效应明显。到目前,公司硬件厂房已完成建设标准,但中途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又因疫情和各方面因素影响,致使购置生产线设备暂时未能安装使用,为了使入股建档立卡户早日脱贫,尽早吸收当地村民就业。2020年6月12日宕昌县联社向我公司继续发放固定资产设备贷款壹仟肆佰万元整,加快公司建设,早日投产经营。”

宕昌县理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宕昌县理川丰达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乔伍忠如数家珍地推荐他的产品。    王 彬摄。.JPG
宕昌县理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宕昌县理川丰达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乔伍忠如数家珍地推荐他的产品。王 彬/摄

  福江源药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宕昌县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该公司主要经营中药材种植、初级加工、销售及中药饮片生产等,2019年向县信用联社申请1500万元的“富民产业贷”,不但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匮乏的困窘,还为县域贫困农户就近就业提供了便利平台,2019年度带贫人数达166人,使贫困农户户均每年增收2万元,农户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三年来,宕昌县农信联社充分发挥社会主体责任,瞄准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深度融合产业扶贫,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植、养殖业等涉农领域的创新发展,加大对县域特色农产品及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农家乐、农家客栈的信贷投放力度;稳定和优化中药材种植、加工及收购;培育发展一批有潜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保障乡村振兴产业的信贷发展需求。通过推进富民产业贷款工作,实现普惠信贷服务由过去传统单一、零散的营销发展模式向批量、专业、高效发展模式转变,着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特色产业工程贷款19笔、余额18920万元。

  兴陇合作贷。为着力解决村“两委”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通过省联社多次实地调研,联合省农担公司,为其量身打造创新推出了支持“宕昌模式”下村办合作社发展的专属信贷产品——“兴陇合作贷”。

宕昌县中药材展厅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王 彬摄。.jpg
宕昌县中药材展厅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王 彬/摄

  紧紧围绕宕昌县当归、大黄、党参及黄芪“四大中药材”为主的药材品牌,立足于中药材产业的长效发展,开通贷款绿色通道,适度放宽贷款条件,积极支持县域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类合作社贷款21笔3490万元;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养殖大户的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其形成集养殖、初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养殖产业,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夯实基础,累计投放养殖类合作社贷款11笔1135万元;

  结合目前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工作,依托县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优势,适时调整信贷资金投向,按照“资金跟着能人大户走、能人大户带着扶贫对象走”的产业发展思路,采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的带动模式,通过签订用工协议、帮扶协议、营销协议等形式,吸引脱贫人口到合作社就业。

  宕昌县理川镇大东山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收购、种植及加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宕昌县农信联社累计支持信贷资金200余万元,使其年销售能力从之前的200吨提高到目前的560吨,发展种植基地360亩,带动周边贫困群众4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4户)进行中药材种植,并提供高于市场价0.5-2元不等的保护价收购,带动的脱贫户年均增收19000余元。

宕昌县新寨乡许家村村民许羊德(左一)向省农信联社理事长王文永(右二)讲述自家脱贫之后的生产生活情况。    王 彬摄。.JPG
宕昌县新寨乡许家村村民许羊德(左一)向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文永(右二)讲述自家脱贫之后的生产生活情况。 王 彬/摄

  新寨乡立志坝村及新寨村是宕昌县农信联社脱贫攻坚帮扶联系村,在有效满足贫困农户日常生产生活贷款(累计发放155万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扶持对该村具有带贫作用的特色产业发展。新寨乡新盛达阿娇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养殖阿胶驴及其产品加工销售为主,企业发展前景良好,通过积极对接跟进,为其发放“兴陇合作贷”300万元,使合作社的养殖规模由原来的200余头驴扩大到现在的400余头,每季度收入可达30万元,增收近15万元,目前合作社带贫26人,不但为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便利,而且为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平台。

  截至目前,累计为271户合作社授信3.78亿元,累计发放“兴陇合作贷”贷款68笔6896万元。(王彬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