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菜篮子”安稳“购物车”丰富——张掖市保障农副产品市场供应见闻

 2022/07/20/ 11:29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 祁晓蓓

菜篮子”安稳“购物车”丰富

——张掖市保障农副产品市场供应见闻

  张掖日报记者 祁晓蓓

  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调集各方力量畅通物流渠道,加大物资储备,切实做好生活物资保障、稳定物价等工作。目前,全市生活物资储备充足,市场供应平稳有序,价格保持稳定。

  门店守好人员聚集地第一道防线

  记者走访发现,为有效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我市各大超市积极应对,在保障生活物资充足供应的同时,全力做好消毒、清洁等防控措施,确保市民购物安全。

  在新乐超市甘州区新闻大厦店,超市安排专人查验每一位顾客的场所码、健康码并登记。工作人员王娟说:“疫情防控期间,超市首先从自身做起,上班前对所有员工测量体温,并要求所有员工必须佩戴口罩上岗。所有门店每日营业前、营业中及闭店后增加购物篮、车、电梯扶手、卖场地面、卫生间等清洁消毒频次。配备消毒洗手液,提醒员工、顾客注意个人卫生,重点加强家禽类、蔬果类、民生类商品的管理,严格按相关操作流程、规范、标准执行,努力为顾客提供安全、舒适、健康、放心的购物环境。”

  供应确保商品货源物流配送充足

  新乐物流配送中心是全市生活物资供应保障的“重要一环”,记者在蔬菜储存库房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蔬菜进行分类打包,一辆辆等待配送的货车满载货物“整装待发”,在全面进行消杀后,各类物资将被及时送往各个门店。仓库经理陆建辉告诉记者:“公司高度关注各类商品库存,尤其是民生类、生鲜类商品,确保每日每店及配送中心库存物资底数清,保证门店销售的同时要求采购部持续关注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物资库存数量,每日监测货量动态,特别对米面粮油、肉禽蛋菜等实行重点监测,做好防疫物资索证索票工作,切实保障政府部门、广大群众需求。”工作人员张鹏说:“配送中心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充足,公司合理安排配送员工班次,全员坚守岗位,并在配送高峰期增加配送车次、仓储库存,确保门店生活必需品不断货。”至目前,该配送中心共存储面粉300吨、米120吨、油100吨、饮用水100吨、方便面300吨、蔬菜300吨、水果150吨、大肉150吨、鸡蛋50吨、牛奶50吨。

  市场农副产品价格稳定保供有力

  市绿洲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全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市场工作人员对所有进出车辆人群均进行扫码实名登记,要求所有商户佩戴口罩经营交易,交易秩序井然。各经营单位加大外地市场果蔬、粮油和肉蛋等农副产品调运力度,有效保障市场充足供应。从现场情况看,各经营单位和商户防控意识明显增强,各项联防联控措施落实到位,市场内产品种类丰富、价格稳定,交易持续活跃。从现场调查和监测数据相互印证的情况看,企业负责人认为,我市农副产品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相对稳定,不会出现断档、脱销商品,完全能够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

  部门各方配合做好生活物资保障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张掖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商务部门以保障全市人民生活必需品10天以上需求为目标,确定生活物资储备、供应、配送等骨干市场经营主体,落实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日常商业储备。粮储部门做好生活物资轮换、补库等政府储备工作,筑牢应急“兜底”保障防线,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全市居民生活物资储备充分、供应有序、价格平稳、配送及时、精准到户。农业、畜牧、供销等部门加强行业储备,强化本行业系统内部自产物资生产、库存、销售等情况调查摸底,及时将商品库存等信息推送给保供企业,指导保供企业加大本地农产品采购供应力度。发改部门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市场检查整治力度,增加市场监督检查频次,派员驻点进行监督,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底气所在。至目前,各县区国有粮食企业应急储备大米1022吨、面粉4009吨、食用油898吨、肉类170吨。商业及行业储备方面,全市重点保供企业商业和行业储备米面4291.54吨(其中大米1773.68吨、面粉2517.866吨)、可保障全市57万城镇人口16天食用需求;食用油1410.31吨、可保障全市57万城镇人口30天以上食用需求;各类蔬菜7454.74吨、可保障全市57万城镇人口26天食用需求;肉品413.09吨、可保障全市57万城镇人口8天食用需求;储备液态奶1066.62吨、鸡蛋161.81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