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嘉峪关篇】牢记嘱托 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嘉峪关市长城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纪实

 2022/08/18/ 08:1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徐俊勇

  多管齐下 不断挖掘长城文化

鸟瞰雄关。

田野长城气象站监测。 张翔

  “每当登上嘉峪关关城,总书记亲切的话语总是回荡在耳旁,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将长城文化传承下去。”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博馆员张晓燕说。

  2019年8月20日,张晓燕承担了总书记视察嘉峪关关城期间的讲解任务。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张晓燕始终铭记在心。

  张晓燕的本职工作是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博馆员,承担着文物保护和文物安全工作。三年来,她致力于省级项目“嘉峪关砖壁画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嘉峪关工业遗址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等研究任务。

  “如今,前来嘉峪关关城的游客不仅仅是拍照留影,而且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长城文化上,比如‘定城砖’的故事,以及关城建筑结构的相关知识,研学的游客越来越多。”张晓燕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断挖掘长城文化,传承好长城文化。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嘉峪关市不断挖掘研究长城文化,创新举办系列文体文创活动,大力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方式,推动嘉峪关成为国内外长城文化研究的重要之地。

  为全面加强长城文化研究阐释,嘉峪关市编撰完成《嘉峪关筑城史》《嘉峪关历史文献档案整理与营建史修缮史研究》《我在嘉峪关修文物》等专著,举办公益性文化传播、学术交流活动,邀请著名长城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多角度、全方位挖掘长城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更好地挖掘长城文化,嘉峪关市积极搭建以监测中心为核心的文保科研平台、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为中心的文化创意平台、以下设各研究所为中心的基础文化研究平台,逐步形成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基础研究“三位一体”总布局。

  同时,结合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魏晋文化等文化资源,嘉峪关市已研发定城砖茶、魏晋砖壁画剪纸、驿使摆件、风雨雕等17个系列200余款文创旅游产品,为挖掘嘉峪关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嘉峪关印记文创产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 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长城病害调查。 路孝伟

嘉峪关关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峪关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做好长城保护利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增强长城保护、展示、利用水平。

  在规划编制上,嘉峪关市积极推进《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规划》修编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针对文物保护利用现状、文物资源特点、景区管理和文旅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嘉峪关市及时搜集、整理、提交相关基础资料,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院联合组建规划设计团队,对境内长城墙体及周边环境、独立墩台和关堡进行现场勘察,梳理保护利用机理,高质量完成后续提资工作。

  根据国家《长城、长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关城景区、遗产公园现状,嘉峪关市积极向相关编制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建议,谋划长城墙体保护维修、长城独立墩台及关堡抢险加固、遗产地监测、文物展示利用、长城保护管理设施提升5个方面近20项保护传承、研究发掘基础项目。

  为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嘉峪关市还立足当地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现状,谋划了嘉峪关长城数字化保护展示工程、嘉峪关遗产监测中心监测系统工程、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新馆陈列展示工程、文化实景演出、嘉峪关文化主题活动、生态空间环境修复、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调整长城两侧保护范围内用地性质、长城文化艺术创作、道路建设工程10个板块50个子项目的重点项目库。

  这项工作的完成,使嘉峪关市真正做到了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的大梳理、大整合。

  “嘉峪关将全力做好长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文化价值发掘,立足现有基础,打开新思路、实现新跨越、谋求新发展,以多样化的手段实现‘天下第一雄关’核心内容和文化内核全方位展示,推动嘉峪关成为国内外长城文化研究的高地。立足嘉峪关、面向海内外,突出专业性、凝聚感召力,为把嘉峪关打造成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而努力奋斗。”嘉峪关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