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南岔村发展的背后——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党建引领帮扶村产业发展综述

 2022/08/24/ 08:3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梁 龙

南岔村发展的背后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党建引领帮扶村产业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梁 龙

  近日,通渭县碧玉镇南岔村标准化种植基地里,黄芪、马铃薯等各类农作物长势正旺。

  南岔村的欣欣向荣,得益于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的帮扶实践。

  近年来,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党组积极引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围绕“帮什么、怎么帮”深入走访调研,找出了发展滞后的“病根”,迅速打出了一套思想“换血”、帮扶“输血”、产业“造血”的组合拳。

  思想“换血”,让村党组织成为发展产业“火车头”

  “碧玉镇有的村蔬菜产业有起色,有的村种植金银花收益很好,南岔村有什么产业?”

  “南岔村海拔高、温差大、降水充沛,适宜种植什么?”

  “大量土地撂荒,谁来种,怎么种?”

  ……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党组引导驻村帮扶工作队针对村“两委”成员开展“头脑风暴”,着力推动村党组织提升发展能力。

  “以前,真没想过地怎么种好的问题,总觉得土地撂荒和村干部关系不大。”南岔村党支部书记李勇感慨地说,“驻村帮扶工作队让我明白了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是带领百姓致富的‘火车头’。”

  如何让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产业发展?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村党支部领办了通渭县碧玉聚民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主营业务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李勇说,“有了农机,农民再也不愁种地了。”

  帮扶“输血”,打造全生产链农机服务体系

  望着南岔村成片的撂荒地和近千亩待耕的高标准农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杨晓军萌生了开展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的大胆想法。

  争取资金、考察市场、订购农机具……产业帮扶的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去年以来,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党组累计支持资金9万元,协调争取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4万元,并由帮扶工作队整合村集体资金10.29万元,购置拖拉机2台、配套农机具13台。

  针对种地缺少劳动力的现状,村办合作社采取土地代耕托管方式,以市场价的一半收取农机作业费,已为全村20户农户提供农机作业100多亩。

  “目前,南岔村已形成深松、旋耕、施肥、起垄、覆膜、种植、采收及秸秆还田、废旧地膜回收等生产链全覆盖的农机服务体系。”杨晓军说。

  “以前的种地模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收入低,老百姓不愿种地,都打工去了。”王沟社村民王军军说,“现在有了农机帮忙,我决定返乡种地。”

  王军军常年在外务工。南岔村成立合作社后,他将撂荒近十年的20亩耕地进行了复垦,当年种玉米收入2.7万元。今年他又复垦4亩撂荒地种了黄芪。

  产业振兴路上有了“铁军”队伍,越来越多像王军军这样的农民选择回归土地。

  在满足本村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帮扶工作队还引导合作社“走出去”挣钱,为周边村的群众和经营主体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至目前,合作社已签订规模化耕作订单2000多亩,实现经营性收入10万元。

  产业“造血”,力促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南岔村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黄芪种植,但因没有种植机、采挖机等大型农机具,每年农民只能零星种植几十亩。为此,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党组指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引导村办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推动全村产业发展由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

  2022年,聚民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亩,集中连片种植黄芪和马铃薯,农户仅土地分红收入就达3.5万元。同时,合作社以订单收购方式,辐射带动20户农户种植黄芪,预计亩净收入达3500元。

  为了延长黄芪产业链,村党支部引进实力雄厚的甘肃济民农牧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中药材初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60吨。

  目前,南岔村黄芪产业已形成集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造血”能力越来越强。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聚民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发田间管理、农机手等岗位,为本村30余名困难劳动力提供就近务工机会,仅种植季人均收入1000多元。

  “市融媒体中心党组领导下的驻村帮扶工作队是帮助我们发展产业的主心骨。”李勇说,今年仅农机社会化服务一项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2万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