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烧得旺 日子红火火
每日甘肃网9月14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融媒体中心记者回静 张明)中秋佳节期间,峪泉镇黄草营村的锅盔炉也开始连轴转。
近些年,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以锅盔制作手艺为代表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乡村,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香饽饽”。
每年中秋节前,月饼都会迎来一波销售旺季,可是近年来,锅盔这种充满本地特色的“月饼”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中秋餐桌上的新选择。以今年为例,峪泉镇黄草营村的锅盔作坊早早就开始做准备,“我们每天早晨六点多就开始做,做到晚上十点,可还是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订单,所以这两天再有客户打电话来订购,我们就只能拒绝。”9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峪泉镇黄草营村的锅盔作坊,见到了在这里帮工的田月萍大姐,揉面、包馅、上炉……田大姐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订单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有的人都带着铺盖住在了作坊里,可还是忙不过来。”
田月萍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她们的锅盔作坊每天能生产300斤锅盔,这一段时间大家加班加点,每天能做出400斤左右。
中秋节前,锅盔作坊就已经预订出超过3000斤锅盔了,这些本土“月饼”不但丰富了市民的节日餐桌,更给周边农户带来了更多的收入,“我在这里帮工,每天能挣150元钱,赶上现在这样的旺季,每天都来,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所以即便是忙点累点,我也高兴。”田月萍告诉记者,之前她的收入来源是务农,自从跟着合作社开始做锅盔,她每年的收入增加了不少,这让她非常有干劲,“锅盔原来就是我们农户们过年过节自己做着吃的,现在成立了合作社,建立了锅盔作坊,大家还能靠做锅盔赚到钱,所以我们的干劲都很足,对未来的生活也非常有信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9月05日通渭农民郭百花 巧借麦秆“贴”富路
- 2021年09月27日今天在泾川,海峡两岸携手谒礼西王母
- 2021年07月01日来兰州新区学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落地兰州新区
- 2021年06月15日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 你吃的每一碗兰州牛肉面都是非遗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