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送达更省心 智慧服务更便民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催点服务 开启文书智慧送达新模式
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立成
“您好,我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助理蔡立华,您有应诉通知、开庭传票等相关文书需要领取。”
“我现在在外地工作,不太方便来领取。”
“那我们通过电子送达平台将相关法律文书以短信链接的方式,发送到你的手机,你只要点击查看就可以了,同意吗?”
“同意,太方便了!”
9月5日,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助理蔡立华拨通了当事人电话,确认当事人的法律文书可通过电子送达方式接收后,在电子送达平台操作相应流程,向当事人手机发送了送达文书的短信通知。“电子送达与直接送达法律效果一样,当事人收到短信后,可直接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即可查阅电子文书。”蔡立华介绍。
“送达难”一直是制约法院提升审判效率的一大障碍,随着诉讼案件数量的逐年增长,诉讼文书送达面临找人难、效率低、流程长、成本高等诸多困难。为提升审判效能,破解“送达难”问题,今年8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原有的电子送达模式上,创新性运用智能催点服务,建立“数字员工+专业呼叫坐席”智能化引导当事人的送达全流程,针对电子送达未查收案件进行“5+1”次催点呼叫,实现引导当事人及时查看电子送达的开庭传票、合议庭组成通知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提高了有效送达占比和质量效率。
“电子送达易操作,简单方便。对于当事人而言,在接收电子送达的诉讼文书时,与平时接收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信信息等相差无几,简单易学、操作性强。除此之外,智能催点服务缩短了送达周期、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避免了当事人由于与法院的书记员没能及时沟通导致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收取诉讼文书。”蔡立华说,电子送达智能催点服务在有效兼顾送达的准确性和效率性的同时,确保了“降成本不降质量、提效率不减权利”,防止“送而不达”“达而不悉”和“重复劳动”。
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建设智慧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强化线上查询咨询、线上材料收转、线上诉讼事务申请、线上文书送达等功能,实现诉讼服务一网通办、线上线下同样能办、院里院外一样可办。
“今年我院有91.25%的诉讼案件通过电子送达平台进行送达,其中60.7%的案件使用了智能催点服务,随着这项服务的推广应用,我院电子送达成功率由原来的20%提升至94%。”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燕说。截至目前,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电子送达平台推送案件1346件,发起电子送达5118次,集中打印751次,公告送达17次,协查找人92次。充分实现送达工作线上线下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化操作,送达过程全程留痕的全新送达方式。
电子送达智能催点服务在减少送达成本、提高送达效率同时,又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让当事人从“见面办”到“指尖办”,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8月23日审(执)结案件24.3万件 甘肃法院亮出上半年审判执行成绩单
- 2022年08月11日甘谷法院诉讼服务“一码通”上线!
- 2022年08月09日全省法院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 2022年06月23日3起逾3亿元涉金融纠纷案在凉州区人民法院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