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舒展生态新画卷——庆城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22/09/20/ 08:42 来源:陇东报 记者 李云

舒展生态新画卷

——庆城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柔远河河道护岸工程。陇东报记者 李云 摄

  文/图 陇东报记者 李云

  河水越来越清,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城区主干道上,行道树郁郁葱葱,犹如置身绿的海洋,城市宜居指数不断攀升;新建商住小区内,成片的绿地生机盎然,温馨感倍增;街道路面平坦宽敞、干净整洁,人们出行更加舒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庆城县委、县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强烈期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城市建设等各个领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用可持续的“生态绿”换取更加长久的“天空蓝”。坚持不懈实施荒山绿化工程,整治马莲河、环江河、柔远河等,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山、水、城、人四位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逐步显现。

  依山傍水 打造山水之城特色城市

  “如今东河河道治理好了,环境越来越好了,在这里散步的时候,看到河岸两面山青水绿,鸟鸣花香,心情格外好。”说起家门口生态环境的变化,庆城县居民韩先生一脸兴奋。

  东河也叫柔远河,是庆城县境内两条主要河流之一,每到汛期,汹涌的洪水在不断侵蚀河道的同时,也给沿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016年6月,庆城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了东河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位于县城以东的柔远河及马莲河两岸,紧邻药王洞养生小镇和南门周礼广场。东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建成,完善了庆城县水上旅游产业的短板,形成“空—地—水”三维一体的旅游产业新模式,在黄土高原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旅游景区,满足了游客水上游乐、享受水上休闲的需求,成为庆城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经迎凤桥,观柔远河东岸,药王洞养生小镇霓虹闪烁,玻璃栈道、人民公社、斗拱绣楼、镖局酒坊、千佛崖、影视城、水幕电影等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都得益于庆城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如今的庆城县,依山傍水,山水之城特色尽显,城市宜居宜业。

  天朗气清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提升

  “晴空湛蓝、白云朵朵,家乡的天比以前更蓝了。”居民张女士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消息,道出了众多庆城县居民的心声。十年来,庆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一解决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城市扬尘、农作物秸秆焚烧、燃煤及餐饮油烟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等突出问题,争取每一天空气优良,争取PM10、PM2.5有效下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至2021年底,全县完成造林绿化107.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3年的18.45%提高到了23.46%,增长5个百分点,植被覆盖率达到79%,建成森林小镇1个、森林乡村3个;建设高标准农田5.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10平方公里;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空气优良率较“十二五”末提高10.3个百分点,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2.7%和80%,3个市考断面、9个县乡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村“三大革命”纵深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6.1%,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72%,村容村貌更加靓丽整洁。

  经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整治,庆城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庆城蓝”频频出现,空气日益清新。

  宜居宜业 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走进庆城县玄马镇柏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随风摇曳的绿树,一间间白墙青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步行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近年来,庆城县积极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广泛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着力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了种养一体化、有机种植、生产过程循环利用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围绕打造高效果品、生态种养和农业服务业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庆城县培育了苹果、黄花菜、中药材、万寿菊、瓜菜等主导产业,建设了高产粮食、特色果蔬等标准化示范基地。截至2021年底,全县招引培育“农”字号企业13家,创新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新建中盛产业园,建成肉羊合作社157个,扶持带动贫困户10026户。苹果留存面积25万亩,年产量21万吨,产值11亿元;饲草、白瓜子、万寿菊等补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53万亩,年均产量稳定在11万吨,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庆城县按照“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的要求,全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再造一个子午岭”的战略部署,全县再掀造林绿化新热潮。截至2021年底,完成造林绿化11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50平方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站)18个,治理燃煤锅炉20台,改造清洁取暖4088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3.4%,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马莲河、蒲河流域省考、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拿股金、收租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林业产业蓬勃发展,我们老两口除了种地的收入,每年还有2万多元打工收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玄马镇柏树村村民刘玉德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一个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态庆城正阔步走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