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那村的“幸福密码”
清晨,几声鸡鸣,唤醒了晨雾中酣睡的赵那村。不一会儿,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劳作的身影,果农们赶着采摘苹果、打包装箱。村口的收购点上,人头攒动,车来车往,一车车装好的苹果随着汽车轰鸣声驶向村外……
“又是一个丰收年!”赵那村奋拓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赵金理笑着说,如今,村里的苹果种植大户每年收入都在10多万元以上,日子真是越过越幸福。
赵那村出名的不仅仅是苹果。这个位于清水县郭川镇西南的村庄,还享有“省级文明村”的美誉。
走进赵那村,最直接的体验是村巷宽敞干净,村容整洁优美,村民生活其乐融融。村史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都在诉说着赵那村岁月变迁与奋斗初心;文体学校里,村民们三五成群,拉二胡、吼秦腔、打太极拳、跳广场舞,轻松惬意。这些建在群众家门口的“实践站”,在保存、传承、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有内涵、有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了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村风民风,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村史馆和文体学校的创办者,是77岁的郭满福老人。这位来自城里的退休教师,多年来扎根故乡传播文明,义务为乡亲们服务,以村史馆和文体学校为桥梁,既开展政策宣讲、文化公益培训,又组织“清水跑驴舞”“清水小曲”等乡土民俗文化展演,闲暇时间,他还带领村民种植了一片20多亩的公益林……
春雨润无声。榜样的带动,引来一群人的相随。“好婆媳家庭”里的婆婆赵春芳、儿媳李莉娟,一起劳动、一起跳广场舞,亲如母女;“孝老爱亲家庭”里的郭东青,常年伺候卧病在床的公公从无怨言,还接来母亲一并照顾;“矢志如一家庭”里的主妇赵玉梅,丈夫卧病在床20年,她承担着全家所有的生活重担,数年如一日地相守相伴……
赵那村的文明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目前,村上拥有210余名在线注册的志愿者,组建了宣讲宣传、文艺体育等11支志愿服务队,成为赵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这支生龙活虎的志愿队伍,活跃于村里村外,既播种科学致富的种子,又点燃文明新风的火把。
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引领下,一幅宜业宜居宜人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打开。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周文涛 郭德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10月14日兰州新区:一餐一饭 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 2022年10月13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武山县倾力打造民生事业发展新高地
- 2022年10月11日暖“新”驿站 幸福港湾——兰州新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见闻
- 2022年10月08日【2022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民生跟着民声走 服务围着老人转 “靖远实践”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