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绿满陇中”行动 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家园
——全市林草工作十年发展综述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新建 通讯员 包振国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境内山大沟深,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历史上曾是生态良好、经济繁荣的富庶之地,史有“畜牧为天下饶”(《史记·货殖列传》),“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司马光《资治通鉴》)等记载,然而因明清时期的滥垦滥伐,生态迅速恶化,生产力快速下降,清末时已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定西成为“干旱少雨、植被脆弱、生态严酷之地”的代名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改革开放以来,市县区历届领导班子将生态问题一直作为关乎定西发展的头等大事,带领定西300万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治理水土流失、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农业生产,进而带动脱贫攻坚的路子,逐步结束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历史,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植树播绿,陇中大地旧貌换新颜
长期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始终将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林业生态建设扩绿、固土、保水、护田并举的战略举措,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乔灌草结合,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广大干部群众以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豪情壮志,发扬“三苦”精神,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紧紧依托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按照“城市做园林、农村做生态”的思路,坚持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造林手段工程化、组织实施标准化、建设单元规模化、成林管护专业化、资金保障多元化、目标成果法治化“六化并举”,着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在农村,按照“荒山绿起来、生态好起来”的目标,组织实施“四旁”绿化工程,将农村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庄街口、沟渠坑塘、家舍院内等全部纳入绿化范围;在城市,按照“城市景观工笔画、美丽乡村山水画”思路,重点突出“一路一景、一园一品、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定位,大力实施“绿满陇中”行动。十八大以来,全市实施造林绿化373万亩,累计完成义务植树1.8亿株。
兴林富民,实现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定西”的奋斗目标;2014年,我省被国务院批准建立生态安全屏障实验示范区,我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四旁”绿化和乡镇面山绿化实施方案》,并出台《定西市农村“四旁”绿化和乡镇面山绿化财政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建立了“党委牵头抓总、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协调落实、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从组织、资金上提供了坚强保障,市、区绿化委员会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组织市、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干部职工分别在定西城区面山开展两次义务植树活动,并组织动员适龄公民扎实开展义务植树,确保适龄公民每人每年完成义务栽植10株以上,切实改善生态面貌。相继涌现出了通渭县“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户”许志强许志刚兄弟、安定区全国“绿色长城奖”获得者王永瑞等一大批义务植树楷模和造林绿化典型。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意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生态自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营造“人人参与国土绿化、全民共享绿色成果”的良好氛围,激发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的活力和动力。
2020年,为全面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与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相协调、相适应的林业生态环境目标,创新城乡林业生态建设的方法措施,坚持“三林(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共建、六化(造林手段工程化、组织实施标准化、建设单元规模化、成林管护专业化、资金保障多元化、目标成果法治化)并举”的思路举措,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全民造林绿化格局,营造“人人爱绿、人人植绿、人人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1年,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两个五年”承接的关键节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再造山川秀美福地”、实现“绿满陇中”的发展目标,这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有效举措,也是努力跟上全省现代化建设整体进程的迫切需要,更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立足市情实际的基础上作出的现实选择。实施“绿满陇中”行动,延续多年来重生态、保生态、齐心协力抓生态的良好态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一张蓝图绘到底,让“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成为定西的靓丽底色。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五个显著转变,即治理方式实现了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治理观念实现了由“绿起来”向“美起来”的转变、治理模式实现了由“专项抓”向“全域抓”的转变、治理成效实现了由“生态型”向“效益型”的转变、项目资金筹措实现“项目型”向“多元化”转变。全市森林资源逐步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定西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促进扶贫开发的好路子。
东西协作,开创扶贫领域新模式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6〕69号)调整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确定福州市帮扶定西市,充分发挥福州市区位、政策、经济、人才、技术等优势,结合定西实际,推动两市开展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有效助推定西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确保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2016年11月以来,两市党政领导带队先后开展互访对接10多次,召开联席会议6次,双方成立了协作领导小组,签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2017—2020年,福州市累计投资7432.65万元,在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等县区建设生态林20842.3亩。特别是在安定区组织实施的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总投资4679.99万元,累计完成生态林10894亩,建设福州亭1处,基本实现了在定西城区南山建设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示范、科研”为一体的万亩森林公园的目标,为定西生态建设总结了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生态扶贫模式。福州?定西生态林建设201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通过生态林建设,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为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生态林的建设中共吸纳民工用工10多万个,惠及861户贫困户,发放工资388.29万元,户均收入4510元。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和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安排,“十四五”期间,定西市结对帮扶由福州市调整为青岛市,青岛市、定西市两市人民政府制定《“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青岛市规划“十四五”期间在安定区和通渭县投资1亿元,建成“青岛林”2.4万亩。2021—2022年,已投资4000万元,在安定区、通渭县高标准实施生态林0.92万亩。2022年青岛市对口县区安排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1370万元,在陇西、临洮、漳县、岷县建设生态林0.48万亩。
依法治林,全力保护林草资源
全面推进《森林法》的贯彻实施,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把依法治林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占用林地、乱采滥挖大树和古树名木等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同年9月我市印发《定西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定西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和推行“四级林长”体系,着力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通过“三划三立”(划人划地划责,立制度立规矩立标准),理清了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四级林长的责任,为全市7432名总林长、林长、副林长层层划定了责任范围和责任条款,11545名护林员、草管员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完善建立全市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数据库,始终坚持把森林资源管理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林地管理为核心,以资源利用监管为重点,抓好管护制度、管护人员、管护责任、人员报酬、奖罚措施“五落实”,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全市森林资源实现稳定增长。持续加强秋冬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在春、秋两季深入林区、水库及河流沿岸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扎实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严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关口,确保依法依规使用林地。
强化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进一步抓好林区禁种铲毒工作,加大林区涉毒案件查处力度,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认真贯彻省、市会议精神,市、县组织专人通过广播、电视、手机微信、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工作组织领导、防火责任、工作措施、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值班值守“六落实”。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防范,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确保将火灾隐患打早、打小、打了。推进“防火码”应用,开展线上线下督查,排查火灾隐患。全面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制,把有害生物防治与资源管理、森林防火一样对待、一样实施、一样检查,不断强化对各类病虫鼠害的预警监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四率”指标全部达标。持续推进山水林田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定西高质量追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9月25日变“被动打”为“主动防”——甘肃森林消防打好秋季森林草原防火组合拳
- 2022年08月24日甘肃依托林长制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水平
- 2022年08月24日甘肃省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水平
- 2022年07月13日平凉市启动2022年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