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平凉市崆峒区: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2022/11/03/ 17:30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牛栋 张译心 李鲲

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深深戳中人心。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的新举措、新任务,勾勒出的美好民生蓝图,让崆峒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干劲更足了。

  记者 牛栋 张译心 李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刻,崆峒区把加快便民市场建设作为实施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高标准谋划、高效推进便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位于平沿路口新建的三天门便民市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经营区布局合理,摊位整齐划一,菜品摆放整齐,猪肉、鸡肉等品种齐全,瓜果蔬菜应有尽有。整个市场既有“颜”又有“料”。而在6个月之前,三天门周边的群众只能在沿街为市的“老”市场采购。

  为解决城市西片区便民市场少、群众生活不方便、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严重等问题,去年10月,崆峒区拆除平沿路东段南侧闲置边角地内15间危旧房屋、1座废弃水塔和1处填埋水堡。今年5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规划布局合理的三天门综合便民市场开启运营。曾经“脏乱差”的菜场“城市病”悄然褪去。“新”的三天门市场一改过去混乱无序、设施落后的面貌,建有雕花防腐木售货亭40间,伞亭10个,配套垃圾中转站、公厕、管理用房、水房、铁艺围墙等设施,将市场打造成了一处综合型便民集市。

  从狭窄昏暗的“老”市场搬进干净整洁的新市场,这让从事水果经营近十年的张丽感触颇深。张丽告诉记者,原来的市场没有硬化路,都是土路,一下雨、一下雪,市场里到处都是泥水。自从搬到三天门便民市场后,环境好多了,自来水也有,卫生还有专人打扫,管理很规范。

  从风吹日晒的“马路摊位”到标准化的便民市场,记录了供给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小商贩们的幸福之路。

  侯娟娟是崆峒区柳湖镇马家庄村民,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让她放弃了出门打工的机会。3年来,她和丈夫靠着在“马路市场”卖菜养活一家人。这些年,为占个好摊位,多招揽一点生意,她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今年国庆节,随着新河湾便民市场的开业试运营,侯娟娟告别了多年的马路市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摊位。提起新摊位,侯娟娟一脸的满意,“摊位下边有柜台,晚上把菜直接放到里面,再也不用我半夜拉回去放车上了。而且市场里还装有监控,24小时都有人看守。”侯娟娟高兴地说。

  随着新河湾便民市场的建成投用,80余个“马路摊点”转至指定区域交易,新河湾、马家庄等周边3万多居民买菜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走进北极巷便民市场,道路两旁是22个日常用品、精品调料、名优小吃门店,再往里走,蔬菜直供超市就出现在眼前。临近中午,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由于管理规范,货物齐全,菜价实惠,很多市民都愿意来这里选购。然而一年前,这里还是被各种违法建筑占据,让周边居民苦恼不堪的地方。

  北极巷便民市场负责人毕西炳是北极巷便民市场变迁的见证者。“以前这地方脏、乱、差,拆迁以后,为了方便群众,我们就办了一个物廉价美的市场,让附近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新鲜的蔬菜和绿色的食品。”

  在便民市场改造提升中,崆峒区坚持在新建改建数量上做“加法”、基础设施建设品质上做“乘法”,从亮证经营、明码标价等方面建立制度规范,让便民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增量、提质。2022年,崆峒区实施便民市场建设改造工程10处,已建成投用十里铺、三天门、北后街、世纪花园C区、新河湾便民市场5处;完成新民南路、民馨家园、果园路便民市场3处规范整治;双拥路、西兴便民市场正在施工改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