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朱彦军,这份真诚的夸赞,请收下!

 2023/02/06/ 08:42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柳娜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柳娜

  近日,在考验选手古诗词功底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上,其亚军得主——平凉市静宁县农民工朱彦军因实力圈粉无数。这两天,关于“朱彦军”的相关视频和话题在网上热传。诗词大会让人关注和热议的,不只是捧红了选手,也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让我们来看看,平凉人是如何夸赞这个为平凉人长足精神的农民工的?今后,又将如何借助“朱彦军”事件推动平凉诗词文化发展?

  站在舞台上,你就是一束光

  对于朱彦军此番获奖,平凉作家郭三省表示,无论是朱彦军,还是李滚(诗词大会参赛选手);无论是初中生,还是博士;无论是水暖工,还是大学教授。他们都是静宁人,他们都爱好诗词,他们是静宁的骄傲,家人的自豪!出生在甘肃静宁,不是选择,而是宿命;出人头地,则既是勤奋,又是好运!在静宁这片土地上,不只是生长了世界上最好的苹果,也滋育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站在大山里,仰望星空;走出大山,追逐梦想;踏上讲台,传播理想;登上舞台,回望家乡。

  平凉四中校长杨党继赞道,农民工身份,海量的诗词知识储备,敏捷的思维,流畅的表达,沉静的思考,这是经历了怎样的付出才达到如此让人折服的境界?质朴、豁达、自信、阳光的优秀品质,像一束光照亮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为家乡人民赢得了骄傲,无意间成为家乡的“形象大使”。

  “劳心劳力两相通,天命之年露峥嵘。腹藏经纬胸藏梦,

  身为稻粱工为农。能文善武皆雅韵,磨石穿水都成功。英雄不必问出处,读书原来就无种。”平凉市体育局副局长章继刚特意赋诗一首,表达对老乡的敬意。

  中国作协会员、平凉市作协副主席、泾川县文联主席樊晓敏表示,诗词浸润心灵,文化传递心声。看了平凉老乡朱彦军亮相诗词大会,告诉国人甘肃不是荒凉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而是诗歌的故乡,李白,李商隐诗歌的灵光还在这片热土人民心中激昂。为朱彦军点赞,让国人重新审视平凉!

  平凉二中副校长董满祥说,静宁历来崇文重教,底蕴深厚,文化播于乡野。朱彦军姓名中的“彦”字古有“才学出众”之意,“彦军”合在一起更是寓意于千军万马中一骑绝尘,一枝独秀。加油,相信你,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意静宁心,静宁这片土地促使朱彦军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凝聚起来,在平静的生活中孕育出狂热的文学魅力,向我们展现着文学在生活中的意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会员、泾川县作家协会会员、泾川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叱干帝如是说。

  华亭政协文史研究员范显广表示,平凉农民勇气可嘉,功底深厚,取得了好成绩,给平凉市和静宁县争了光!体现了静宁书香浓厚的大环境。朱彦军酷爱诗词,刻苦学习,是平凉人楷模和榜样!

  耕读传家文化影响深远

  长篇小说《广爷川》,原平凉师范高级讲师、特级教师孙兴和认为,朱彦军获得成功有多种因素构成,最重要的是静宁耕读传家文化的影响。

  他说,首先,朱彦军和2018年胜出的李滚,一为农民工,一为高校工学教授,都非专业人士,其年龄也非背诵记忆的最佳阶段,之所以能力压群雄,脱颖而出,其根本原因是对诗词的特殊热爱即所谓兴趣,兴趣是取胜的诸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次,两人都来自静宁,不能不说是受到耕读传家文化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静宁近些年享誉全国的两张名片,一是全国教育先进县,一是红富士苹果,都能从耕读传家文化中找到源头。从小的方面来说,诗文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民风民俗,例如从乡村到城市,家家有挂中堂的习俗,而中堂的主要內容就是诗词。春节贴春联、社火说仪程,劳动中的夯歌、山歌都包含诗词,婚丧嫁娶仪式中的幛、联、匾、文的内容主要来自诗词,甚至三周纪念仪式中站礼有一项内容就要求全部釆用《诗经》的诗句说出。这些演变成民俗的书香文化必将对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

  再次,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古典文学的学校教学受到一定影响。但静宁各级各类学校敢为人先,及早动手,从幼儿园抓起,除了课堂教学,利用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县区比赛开展国学诵读,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传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灵台县教育工作者郭贵灵说,朱彦军能够荣获诗词大会亚军殊荣,是浓郁文化风习熏染的结果。平凉自古以来文化璀璨、文运绵长,静宁作为文化大县更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节令为“春分”日晚上举办的本次中国诗词年度决赛,有一个别致的主题——“远方”,春日之始,年度之首,诗词的盛会、彦军的成就,带给我们别样的鼓舞、意义非凡的感召。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程璞表示,静宁县朱彦军凭借对传统古典诗词的爱好与执着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引发热烈关注,深刻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深刻说明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深刻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平凉大地有深厚的土壤与广阔的天地。朱彦军不仅为讲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做出了成绩,也为讲好平凉故事发挥了作用。朱彦军的勤奋努力非常励志,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更是平凉人民勤奋努力的代表,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新时代平凉人民群众为幸福美好新生活勤奋努力的新风貌。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用爱的情怀奋斗的担当不懈的努力,为平凉发展贡献力量。

  以朱彦军事件为契机举办诗歌活动

  朱彦军火了之后,我们该如何借助他,借助这一事件推动自身的文化建设?

  平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马宇龙表示,朱彦军在诗词大会中表现令人振奋,虽然他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其水平、诗词储备量和冠军其实不相上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学诗可使人灵秀、情飞扬、志高昂。在平凉,广大基层一线不乏朱彦军这样的诗词爱好者,他们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读诗、诵诗、写诗,中青年以现代诗为重,每年都本土诗歌作品在省内外发表,每年都有人出版诗集,作品频频在省内外获奖,仅去年一年,平凉诗歌作者就有20多人在《诗刊》《星星》诗刊等全国知名刊物亮相;而中老年以古体诗词为主,崆峒诗词学会旗下集聚着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平平仄仄,酬唱答和,乐在其中。今后,市文联将以朱彦军事件为契机,通过开展诗歌研讨会、朗诵会、改稿会、征文赛等,筹办好首届李商隐诗歌节,进一步营造诗歌氛围和诗意风情,为建设诗平凉、书香平凉,以文学的方式宣传推介平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教育人、激励人的作用,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平凉市诗词学会会长郭林禄说,近几年,平凉市诗词学会,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诗词创作的正确方向,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诗词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放歌新时代,赞美人民美好新生活。并把诗词文化融入小康建设、乡村振兴,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写出了一大批优秀诗词作品,对于宣传平凉,推介平凉,起了很好的作用。学会一定要借宣传朱彦军,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诗教工作,使更多的人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薰陶,推动平凉诗词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