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张海南:切实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2023/02/10/ 08:4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海南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切实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张海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数字乡村建设,是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甘肃正处在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加速转变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势在必行、恰逢其时。

  组织夯“基”,构筑发展新高地。数字乡村建设要以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为关键,推动党建与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激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内生动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桥梁,将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乡村基层运行体系,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主体作用,形成党员带头、骨干支撑、群众参与的数字乡村建设格局。并在此基础上,精准配置组织资源,细化实化数字乡村建设举措,把握好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具体分析省内现代种业区、草食畜牧业区、果蔬中药材区等不同地域发展基础,挖掘具有普适性的阶段性成果,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可复制建设模式的探索,打造示范样板,由点到面,在省内全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人才铸“魂”,激发发展新动能。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人才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实现数字乡村建设必须做好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现阶段省内城乡数字环境依旧存在较明显差异,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在普及上相对滞后,农村居民互联网接触率偏低,在数字内容的深度应用方面远不如城镇居民。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信息服务,破除信息壁垒,实现城乡信息互联、共享,着力加强对产业经营大户、农场主在网络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培养本土数字化人才。以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打造一批“数字新农人”;发挥“头雁效应”,采取“理论+实操”等形式,整体提升小农户数字能力;紧紧围绕省内“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扩增电商培训内容,培育“甘味”电商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引进数字化人才,积极引导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构建人才柔性引进共享模式,打造数字乡村领域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人才生态圈。

  产业壮“骨”,绘制发展新蓝图。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甘肃特点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推动由特色农业大省加速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现阶段,我省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繁重,传统产业链条较短,新兴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发展的瓶颈制约依然明显,因此要着力推进产业链延伸、供应链优化和价值链提升。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智能电网、智慧水利等,打造生产基础;建设共享冷库、智慧物流等,打造产业链基础。积极探索“邮政+商贸+快递+公交”的农村物流运行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依据我省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因素,培育“小而美”“一点多能”电商示范点。并在此基础上统筹各地优质农产品,推广“电商企业+特产馆+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标准化、规模化、与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品牌,重点打造以定西黄土高原马铃薯、河西戈壁设施蔬菜高原夏菜、高寒阴湿区中药材等为代表的本土农业品牌,实施品牌农特“身份证”工程,让“厚道甘肃、地道甘味”享誉全国。

  创新提“能”,开拓发展新路径。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现阶段,我省仍存在涉农科技创新少、供给不足,涉农数据标准不一、使用不畅,涉农要素供给受限等问题,以及农村电商产业规模小、农产品品牌营销不足、溯源体系不完善和运营人才缺乏等问题。要着力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主体协同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形成政产学研用共同体,积极鼓励省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各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研究,贡献涉农科技创新成果,并与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农村党建研究所副所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