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平凉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

 2023/03/23/ 16:22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刘英娜

我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

  每日甘肃网3月23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刘英娜)春分至,万物生。随着气温回升,冬小麦开始返青,进入春耕春管生产的关键时期。在平凉,从山川塬地到果园菜棚,农机轰鸣绿意盎然;从田间地头到村镇集市,机声隆隆热潮滚滚,农民们抢抓农时、挥洒汗水,有条不紊地开展翻耕整地、春播春种、春灌春管等工作,奏出动人的春耕交响曲。

  春耕生产是“三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全年农业生产、经济社会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凉“三农”工作怎么干?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三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一产增加值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0万亩、产量达到114万吨以上。

  对此,我市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乡村外在“颜值”及内在“气质”,助力乡村建设。

  坚决守牢“两条底线”,不断夯实“三农”根基。今年,全市将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高质量完成16.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确保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打造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带,加快小麦绿色化、玉米循环化、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通过“3个单体”提高粮食产能和收益,确保粮食安全。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和“四圈管理”措施,对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帮扶资源实行精细化配置、对监测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每个帮扶县年内至少引进5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防止规模性返贫。

  扎实做好“两业文章”,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我市将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和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为牵引,集中资源做大牛、果、菜、薯、药等乡村产业,实施扩量提质、牵引带动、品牌打造、农旅融合四大工程,打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收官仗,年内全市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出栏量达到43万头,苹果总产量达到230万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蔬菜产量达到80万吨,马铃薯、中药材面积分别达到90万亩、8.3万亩。同时,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近就地就业,全年输转城乡劳动力45万人,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拓展“双轮驱动”,有效激发动力活力。实施“强科技”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努力在牛、果、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零障碍;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实施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抓好农村“三块地”改革,承包地改革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业托管经营20万亩以上;宅基地改革要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创新创业,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要采取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更加突出“两手齐抓”,实现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年内全面完成崇信县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建设任务,抓建136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加快“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年底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要实现应编尽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全年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8850座,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农村基层治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通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加大对乡村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重点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