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理论】奋力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11/21/ 08: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陈 葆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奋力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陈 葆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成绩”。这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颁布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其配套政策,作出实施强县域行动的战略部署,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制定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兴则全省兴,我们要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奋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强县域的首要任务,做好县域经济发展“五量”文章,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一是坚持分类施策。依托县域资源禀赋,结合主体功能定位,紧扣县域产业发展方向。城市服务型县要聚力拓体量,工业主导型县要聚力促增量,农业优先型县要聚力提质量,文旅赋能型县要聚力挖潜量,生态功能型县聚力扩容量,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大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美县,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突出主攻方向。推动工业增速增量,全面实施强工业行动,支持县区集中资源、资金和人才要素,主攻1至2个主导产业,推动实现“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实现集群化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突出调结构、强龙头、促融合、树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寒旱农业,壮大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甘味”农产品,努力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三产做精做优,加快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在建体系、优结构、拓功能、提品质上下功夫,实施好扩内需促消费活动和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形成县域现代流通体系;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优化县域文旅产品供给,加大“引客入甘”力度,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三是建好产业园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工业园区要聚焦打造工业产业集群,以全产业链招大引强为目标,加快培育企业分工协作、园区产业耦合、区域品牌共建的现代产业园区。农业园区要聚焦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村一二三产联动,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良种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全方位提升农业园区硬件水平、科技含量和产业效益。物流园区要聚焦培育现代物流业,强化陆港、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平台功能,建设一批区域物流枢纽和冷链物流基地,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轮驱动,实现城乡贯通互动、县域全面发展。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实施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域高速互联互通、绕城快速通道建设、高速公路“开口子”、乡镇通达三级公路等工程,一体推进旅游路、产业路、富民路和民生路建设,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开发,更新和完善“水电气暖信”及电梯加装等配套设施。二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提升。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支持县城公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民办幼儿园辐射拓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县域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改善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落实城镇落户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转学政策,保障学龄前儿童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健全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乡村扩容下沉,更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一老一小”,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三是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改善。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加大防治力度,积极推进城乡违法建筑拆除和全域无垃圾治理,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加强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做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减排固碳、生态避险搬迁等,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强城乡绿化,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强化天然林、储备林、碳汇林保护,积极建设绿色廊道、绿色河道、绿色步道,大力创建绿色公路、绿色村庄、绿色庭院,不断提高县域森林覆盖率和城镇绿化率。

  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一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健全地方性法规,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落实机制,加快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施公平的投资规则,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深化联系服务民企和商会制度,完善民企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为护航民企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二是进一步强化要素供给。创新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助企融资,鼓励各类基金支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加大民企经理人培训力度,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和产教融合培育技能人才力度,建设高素质民企人才队伍;加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引导民营企业集聚发展。三是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积极培育民营龙头企业,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小微企业提质扩量,建立全周期孵化体系,完善“个转企”“小升规”培育机制,推动建立规范化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全面促进数字化赋能,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积极巩固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下沉资源,加大支持,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有效金融供给。一是加大银行信贷供给。各类银行要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城乡融合、乡村建设行动、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民生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加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的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做到“应贷尽贷”。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从客户准入、评级授信、抵押担保、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线上产品创新,努力为县域客户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农户等提供线上金融产品。三是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支持社会资本参股政策性担保公司,扩大担保基金规模,推动市县各类融资平台整合转型发展,探索通过市级统贷、县级用款模式,扩大融资规模,引导政府投资基金、不动产信托基金向县域延伸,有效缓解县域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能。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一“牛鼻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解瓶颈制约难题。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队伍、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三农”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坚持制度创新。持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财源建设奖励机制,支持县级政府合理整合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支持小农户享有全产业链公平均衡收益。三是坚持管理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县乡行政审批服务运行机制,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统筹县域基层治理,管理力量下沉村组和社区,管理范围覆盖整个县域,健全长效化便捷化监管机制。大力推进数字治理,广泛运用智能化手段,强化基层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