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社会新闻

庆阳:巾帼建功竞芬芳

 2019/03/06/ 08:5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赵海瑞

巾帼建功竞芬芳

  庆阳市扎实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团结引领全市广大妇女以昂扬向上、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实践,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优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推动庆阳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涌现出一批勤劳致富、创业创新、敬业奉献、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

  本版稿件提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赵海瑞

  马银萍 领着乡亲奔富路

  这几天,马银萍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缘何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

  这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2006年寒冬的一个早晨,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寒风呼啸着刮过村庄。马银萍被一股冷风吹醒,望了望屋顶漏风的破洞,看了看炕上熟睡的儿子,马银萍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里的穷困面貌。

  马银萍说服丈夫,东拼西凑,办起了养猪场。小规模试养成功后,又建成1处标准化养殖大棚,当年获利20余万元。这一消息在村里引起了轰动,不仅引来乡亲们的“围观”,还吸引了其他乡镇养殖户前来“取经”。

  马银萍今天给这家做养殖技术指导,明天为那家帮忙进购猪仔,利用自己掌握的养殖知识和积累起来的养殖经验,带动乡亲们搞养殖。针对大家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的难题,她主动给群众赊猪苗、赊饲料、跑贷款,还不遗余力地做指导、抓防疫、拓市场。

  养猪成功后,马银萍又盯上了养鸡、养牛。在她的带动下,席沟圈村建办养猪合作社4家、养鸡合作社2家、养羊合作社1家,目前,全村建成养殖暖棚100多座,每年养殖业收入600多万元。

  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马银萍引导群众搞种养结合,使地膜玉米、绿色西瓜、苹果栽植等又成了村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散养鸡,也成了席沟圈村的新名片。

  2016年3月,马银萍当选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席沟圈村人思想观念变了,村容村貌也变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方志艳 用心撑起半边天

方志艳(右一)请村里的留守儿童到自己家里吃饭。

  说起华池县上里塬乡上里塬村妇联主席方志艳,当地方圆几十里几乎无人不知。她不但在家里是一把好手,还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女强人。2017年6月,华池县基层妇联组织“会改联”,方志艳因任村妇代会主任时表现出色,乡亲们就推选她当上了村妇联主席。

  为丰富村里的精神文化活动,她搬来自家的音响设备,牵头成立上里塬村广场舞队,请来村上爱好广场舞且有基础的姐妹为大家教授广场舞。广场舞队刚开始只有10个人,如今已发展到30多人。

  在农村,邻里之间、婆媳之间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或误会造成矛盾,这也给方志艳的工作带来了考验。一次,村里一名妇女的玉米苗被野兔啃食了,可这位妇女却认为是公婆的羊给啃了,出言责骂。方志艳知道情况后立即制止,还到玉米地进行了仔细察看,并对其进行了劝说。了解事情真相后,这位妇女主动向公婆道了歉。

  有群众反映村里留守儿童问题,方志艳就和妇联执委一起商议,决定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她们自费为孩子们买来图书、铅笔盒、作业本等,邀请本地剪纸刺绣大师为孩子们传授剪纸技能,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温暖孩子们的心灵。

  方志艳的丈夫在外面做小生意,家里所有的活都由她一人承担,养了8头猪和10多只羊,一年下来收入超过5万元。她清楚地认识到,一家富不算富,带动全村乡亲们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方志艳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动姐妹们搞刺绣、剪纸,带动村民搞养殖,并主动联系客商,打通销路,使村里的工艺产品和农产品走出了上里塬。

  王海娟 移风易俗树新风

王海娟(左)为顾客化妆。

  没有“高价彩礼”,宁县金村乡姑娘王海娟在亲人和朋友的祝福中,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这个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女子,在婚姻大事上,勇敢地对“高价彩礼”说不,而她对爱情的执著也打动了父母,老两口决定彩礼分文不要,还将3万元积蓄拿出来支持女儿创业。

  王海娟说:“当时,我们的婚房是租的,婚车是借的,婚礼一切从简。”她表示,日子过得好不好,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

  王海娟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

  2006年,王海娟参加姐姐的婚礼时,第一次接触化妆、摄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她向这门手艺“进军”,认认真真地学了三年多。随后,王海娟开始在婚纱摄影店打工,工资从最初的300元、500元、800元,一直涨到3000多元,大多都交给父母补贴家用。

  2013年,王海娟认识了宁县湘乐镇柏树底小学教师陈立。提起第一次见面,她笑着说:“当时他来店里看我,买了些香蕉和苹果,说等下班后请我吃饭,结果就请我吃了一碗牛肉面。别人说这人太实诚了,可我觉得找这样的人过日子才踏实。”

  2014年,王海娟一直工作的婚纱摄影店准备转让,她考虑再三,决定接过来经营。也是在这一年,她和陈立一边准备结婚的事情,一边到处筹钱接手店铺。王海娟主动说服父母不收彩礼,支持自己创业。

  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爱人的陪伴,王海娟创业成功,小两口的生活幸福和谐。2017年王海娟家庭被评为庆阳市“最美移风易俗家庭”,她自己被评为“宁县杰出青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